變革時機已經到來。
除了單純的貨物運輸,日日順供應鏈一直在思考,在為企業供應鏈兩端賦能、提升整體效率,創造用戶最佳體驗上能夠發揮的價值。
【變革時機已經到來】
近年來,電商購物節的疲軟態勢已越發凸顯,這個現象背后,是電商格局趨穩態勢下,燒錢補貼的打法退居二線,粗放的競爭模式正在被精細化、集約化的運營邏輯所替代。
而依托于電商快速成長的物流行業,如今也來到了發展的拐點。
回顧我國物流業發展歷程,已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一是以企業配送需求為中心的“送產品”時代,二是以平臺/渠道為中心的“送服務”時代。雖然兩者在供應鏈建設邏輯上有所不同,但強調的都是“運力輸出”功能,把運輸作為整場交易的最后一環。
對物流過于簡單的理解,導致行業附加值極低,很容易觸到天花板,大件物流領域尤其如此。除此之外,供應鏈兩端的痛點也長期得不到解決:
從B端看,大家電、家具等商品由于體積大且規格各不相同,如果沒有有效的銷量研判和倉庫管理體系,很容易出現爆倉或缺貨以及空間浪費等問題,而出庫、裝車、運送等每一個環節,都受到這些固有條件的制約。
從C端看,目前大多數物流公司在商品抵達消費者所在社區網點后,會提供用戶自取或送貨上門的服務,但實際上,配送完成后,消費者還有組裝、移動、安置貨物等各種不同的需求,更需要具有專業安裝、組裝知識的技術人員介入,以便交互過程中產生新的需求。
因此,不論是從緊密關聯的電商行業發展趨勢,還是從供應鏈各方的效率流失,大件物流的供應鏈管理及服務模式的變革都已迫在眉睫。其中的關鍵,在于突破傳統思維的限制,通過物流實現原本割裂的B端和C端之間的溝通,以加強信息傳達的方式,一來,將企業的專業知識、產品價值觸達消費者,二來,將消費者的使用實況等能夠有效改進產品的信息反饋給企業,借此提升鏈條中各方的效率水平。
這個環節越充分,企業和用戶越受益,物流的價值也就越多元。
然而,推動整個行業從2.0向3.0邁進絕非易事,既需要供應鏈方案提供者在前兩個階段建好基礎設施,又需要具備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因此實踐者寥寥。在此情況下,日日順供應鏈首推的場景物流便尤其引人注目。
【聚合生態提供場景解決方案】
如何理解日日順供應鏈場景物流的含義?先來看一個案例。
今年3月,與父母長期分居兩地的小宋,為二老定制了一套健身場景解決方案。健身器材配送到家后,日日順場景物流服務師立刻完成了商品的組裝、調試、安置事項。區別于傳統物流,他還仔細詢問了二老的運動習慣和身體狀況,為其推薦了日日順到家App上的健身課程,從商品送達、裝配到使用,實現全流程交互式服務。另外,服務師還向小宋介紹,后期若有其他健身器材或健身飲食等需要,也可隨時向日日順反饋,其將繼續提供解決方案。
可以看出,日日順供應鏈的場景物流是以物流為切入點,在生活場景的基本框架之上充分理解客戶個性化需求,提供整套場景解決方案的物流服務模式。
在這一模式下,送到不是結束,而是交互的開始。而在與用戶頻繁的交互溝通中,會產生大量的信息反饋,日日順供應鏈得以不斷獲取用戶需求痛點。
之所以能夠順利過渡到這一模式,是因為在長達二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日日順供應鏈培養出業界領先的供應鏈一體化服務能力、物業流程再造經驗,鍛造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專業團隊。其在全國范圍內已擁有916座倉庫、超10萬輛運輸車輛、多達6000家網點,為其與用戶的深度交互提供了底層保障。
在此基礎上,廣闊的范圍、多樣的用戶需求特征,都使日日順供應鏈清晰地認識到,打造一個品類、品牌資源充分聚集的生態的必要性。因此,日日順供應鏈決定打破墻壁,將數據、技術、資源、服務開放給其他品牌方,自己則扮演底層設施建設者、需求信息傳遞者的角色。
據了解,目前已有眾多跨行業、跨領域的優質企業加入到了日日順供應鏈的場景生態中,其中不乏天貓、宜家、科勒、美團、沃爾瑪、華為以及吉利汽車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廠商。
在生態方的共同加持下,日日順供應鏈為用戶提供服務方案的能力越來越強。據了解,除上述根據健身場景打造的日日順Sport+以外,日日順供應鏈還圍繞用戶出行、居家服務等場景,陸續推出了日日順有π、日日順致享家等場景品牌。
可以看出,日日順供應鏈首推的場景物流模式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也幫助品牌方增大用戶粘性,在C端環節具備強大的競爭優勢。而除此以外,其解決B端企業供應鏈痛點的能力同樣突出。
【科技加持直擊供應鏈管理痛點】
對黑科技的應用是日日順供應鏈倉儲系統的顯著特征。
在日日順供應鏈遍布全國的智能倉內,隨處可見AGV、RGV、堆垛機、輸送機等針對大件商品定制的機器人,在大數據總控系統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執行商品入庫、上架、擺放、出庫等操作。基于“智慧大腦”的精密計算,所有貨品都能實現“零搬運、零差錯、零貨損”。
▲日日順供應鏈智能無人倉內的“黑科技”設備正高效運行
工作人員能夠通過數控中心找到所有想要的信息,包括庫內智能設備的任務狀態、進出庫單量趨勢、進出庫訂單進度等,這對促進倉庫運作合理性、提升工作效率意義重大。據了解,相較于傳統倉庫,日日順供應鏈智能倉的人工成本為其一半,而作業效率整整高出一倍。
基于遍布全國的倉干配網絡以及強大的數據能力,日日順供應鏈在行業內首創了智能供應鏈全流程體驗方案。早在2018年,日日順供應鏈就推出了國內首個居家大件智慧物流全流程服務標準——“天龍八步”,針對“倉、干、配、裝、攬、鑒、修、訪”八個關鍵環節制定具體標準。
標準的確定使日日順供應鏈形成貫穿始終的服務準則。在此基礎上,日日順供應鏈場景物流還結合企業特征,為其打造定制化方案。
以電動車為例,過去這個行業一直存在“車電分離”“到店提車”的難題。
為此,日日順供應鏈便將電動車品牌商產線上的模塊組裝工序前置到倉庫內,基于用戶對電動車的電池、車胎、車架、車把、車燈、反光鏡等場景方案需求定制組裝。
從前只具備倉儲功能的倉庫,頓時化身成了連接零部件供應商、車企和用戶的定制平臺,同時實現柔性生產、需求快速響應、中間成本降低,大大提升了三方的配置效率。
▲日日順供應鏈打造“前置裝配中心方案”
而在日日順供應鏈為吉利定制的方案中,這種針對性體現得更加明顯。
汽車備件行業一直對時效性的要求很高,但由于汽車品牌方無法全面掌握經銷商庫存信息,長尾商品的配送效率便成為一個不受控制的變動項。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日日順供應鏈通過算法模型,為吉利汽車定制了四個總倉和六個前置倉的布貨方案,實現了庫存共享、全國隨時調貨,訂單即時滿足終于得到了保證。同時,這個方案還可對銷售情況進行全面監控,從而制定智能補貨方案。從倉儲、運輸到送達,全流程可視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庫存周轉率、降低倉儲成本。
不論是把倉庫變成組裝車間,還是運用數據算法為企業量身打造供應鏈方案,都體現了日日順供應鏈在業界領先的創新意識和執行能力。而每一個方案的實現,都將豐富日日順供應鏈的方法論,推動自我裂變,實現在家居、健身、出行、汽車后、冷鏈、快消、3C電子等其他行業復制延伸,直至生態的在全行業的全覆蓋。
綜合來看,生態的繁茂將助推日日順供應鏈提供更加多樣豐富的場景物流服務,而場景范圍的不斷擴大,又將提升數據庫的深度和廣度,吸引更多生態方加入這場供應鏈變革中來。
正是在這種良性循環思維之下,日日順供應鏈在解決舊有痼疾的基礎上,推動企業降本增效、消費者體驗提升,實現多方共贏,真正成為有潛力的高附加值產業,跨入第二增長曲線。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