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漲價誰先死,誰不漲價誰必死!”
快遞行業這個說法流傳了許多年,如今正在慢慢變成現實。價格往往就是最有效的競爭手段,鏖戰之下,整個行業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內卷愈發嚴重。
價格戰之下沒有贏家,順豐通達系無一幸免,都成為價格戰“重傷者”,快遞單價與凈利潤接連下滑,末端網點入不敷出,行業到了最危機的時刻并不夸張。
一、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
在過去的兩年里,快遞公司的價格戰導致派費大幅減少,再加上各種投訴及罰款,快遞員的待遇一降再降,風傳的“月入過萬”鳳毛麟角。要走共同富裕之路,共享發展成果,派費上漲勢在必行。
不過,遺憾的是,上漲的這點快遞費,并不足以吸引快遞員留下,何況很多網點明漲暗降。在他們看來,即使漲薪,也寧愿送外賣跑閃送而不送快遞。
“上調一毛錢派費后,每月增加的幾百元收入,與日益增多的考核條目導致的罰款相比,并不算多。”剛剛離職的快遞小哥李建無奈的告訴億豹網,漲是一毛一毛的漲,此前下調的時候,都是三五毛的幅度。
快遞員的日子不好過,網點老板的日子更難過。此前,昆明多個加盟商爬上分撥中心樓頂,要求退網的同時,退回加盟費與押金,還有拖欠的派費等費用。另一位西安的加盟商表示,他正在賣房籌錢,現在房子已經掛出去賣了,等賣出去后就會盡快給員工補發工資。
此前報道,作為產糧大區的浙江、廣東、福建、江蘇等地,很多網點已經瀕臨生存極限,爆倉跑路的新聞也頻現于各大媒體,快遞行業賴以生存的末端支撐正在經受考驗。
價格戰導致的惡性循環不難理解,總部傳導到網點,網點傳導到小哥。總部利潤下滑的情況下,對網點的價格、時效、攬收量、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嚴苛。網點還需要持續投入車輛、場地、客戶的墊款等各項開支,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
“快遞創業的黃金期已經過了,現在做快遞,別想發財。”廣東的網點老板劉勇表示,自己也想把網點轉出去,現在根本沒人接手,轉出去以后不做快遞,也不知道還能做什么。
劉勇說,當下很多網點免費轉讓都沒人愿意要,原因是找人困難,罰款很多,快遞小白一入局就極易崩潰。
二、停戰必須改變游戲規則
在極兔進入中國大肆搶奪市場后,價格戰不斷升級,以期獲得快遞行業的最后紅利。實際上,隨著各大快遞企業利潤的下滑,價格戰并沒有做大快遞行業的蛋糕,反而讓它變得更小。
受惠于中國龐大的人口紅利,快遞行業一直延續引以為傲的低價策略。但現在,這一策略失去了優勢。一位從業者表示,如果嚴格按照勞動法,加班付加班費,嚴格落實五險一金,整個快遞行業都干不下去。
價格戰到達極限后,快遞公司發現,單一的價格戰模式已無法進行下去,憑借低價贏得市場份額似乎行不通了,不但不會上漲,甚至還會下降。
在4月份以來的持續高壓政策下,快遞公司紛紛表態上漲派費穩定末端。多家企業表示,放棄“以價換量”的策略,要讓價格回歸理性,為客戶提供更大價值。這是價格戰放緩的信號,行業也有望重新回歸理性。
其實,漲價未必就丟市場,過去兩年的雙11,中通在全行業率先宣布漲價,最后不僅沒有死掉,反而因為漲價,保證了服務質量,換來的是旺季之后業務量的井噴。無論對總部,還是對客戶來說,快遞行業完全依賴價格戰的模式已經結束,完全違背市場規律的低價快遞也將結束。
快遞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快遞員是快遞業的根基。專家呼吁,如果能通過改善工作條件、提高快遞從業者收入、采取鼓勵政策等措施減少快遞員流失,遏制“以罰代管”,實現共同富裕,將會有助于解決快遞上門等服務問題。
據了解,還有一種聲音認為,快遞價格戰停止的理由并不充分,一次非典型的漲價,不足以宣告這個行業的競爭格局會發生大的改變。
舉例來說,阿里重倉申通,并持續支持百世,極兔獲得多輪融資,有一點不容易被理解:資本為何要投資一個股價、市值表現都不怎么樣的行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雖然快遞公司的利潤出現了普遍的下降,但其收入規模幾乎都是在快速增長的。在低價運費的基礎上,快遞公司仍然實現了較快的增長。
目前來看,快遞行業存量利潤仍在,沒有極端情況,行業就沒有必須破釜沉舟去改變的決心。在資本市場和零售巨頭眼里,電商是比物流更大的利益。在強勢的行業上游面前,沒有游戲規則的改變,利益分配的改變幾乎不會發生。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