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滴滴貨運員工向媒體透露,從去年11月到本月底,滴滴貨運整體裁員比例遠超20%,或將達到50%。原本定于去年7月實施的開城計劃全部停止,已有業務的城市逐步關停,或將收縮至僅有1-2個城市維持運營。
另據此前媒體報道,今年2月,滴滴做出總體裁員20%的決定,并將指標分配到各職能和業務線,但在具體執行中,每個部門流失的人員并非僅有20%。
根據前述滴滴貨運員工的判斷,截至目前,其整體裁員比例大致接近社交平臺上所傳的50%。
滴滴貨運于2020年6月在杭州和成都兩地率先上線,成立至今不足兩年。按照滴滴貨運的計劃,其未來走向極有可能與橙心優選相似,已開城但運營情況不良的城市逐步關停,目前運營情況相對理想的杭州和成都可能還將維持一段時間。此外,“瘦身”之后的杭州總部也將搬回北京。
作為需要補貼燒錢爭奪份額的業務種類,社區團購和滴滴貨運曾為滴滴撐起一部分市值。不過就同城貨運賽道而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年公布的數據,貨拉拉占據超50%的市場份額,快狗打車約為5.5%,滴滴貨運作為后來者要站穩腳跟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貨運行業采用滴滴模式是否可行?
“2016年第一家神盾快運倒閉,相信壞消息會接二連三..........在同城的這條路上已經倒下了,羅計、易貨嘀........
最多的疑問句:我們開發了一款能解決全國1000萬貨車司機配貨問題的移動應用,但貨車司機不想用怎么辦?”——資深物流專家
“資本有時就如同打雞血一樣,可能讓你突然興奮一下然后又突然消失。盡管如此,向神盾致敬。”——物流女俠李竹云
滴滴在出行行業成功后,許多企業開始模仿滴滴,想將滴滴的模型移植到貨運市場。
顯然,滴滴自己也不會輕易錯過這個機會的。
近日,滴滴出行旗下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成立網絡貨運平臺公司——天津快桔安運貨運有限公司。
這次直接出資1億元人民幣成立貨運公司,或許就是利用自己平臺的知名度,強勢插入貨運平臺的局面,為自身業務增長范圍。
其實對于滴滴“轉行”這個消息并不新鮮,早在今年3月,滴滴宣布在上海、重慶、深圳等20余個城市中上線了跑腿業務,用戶可以在滴滴App的“跑腿”板塊中選擇讓滴滴騎手購買各種貨品并送貨上門。
對于滴滴“轉行”,很多人都說是因為疫情,不容置疑這是一個因素,因為目前疫情讓許多滴滴司機處于“失業”狀態,往年的高峰期今年卻無單可接,使滴滴陷入了困境。
但細想一下,滴滴的布局并非事出突然,主要意義還是拓寬業務板塊。
此前,一些小公司已經陸續啟動了相關業務,因此,對市場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已經相對成熟了,滴滴選擇在這個時候進入市場,一方面是因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先驗優勢,另一方面,更多的還是通過自身優勢占據更多的業務領域。
- 代價 -攪局同城貨運
2013 年前后,以“貨運版滴滴”為名頭進入物流行業的創業者們不盡其數,創業項目一度以平均每天一個的頻率誕生。他們或攜技術,或攜資本,或攜地推能力,意欲解決當時貨車空駛率高的難題。相對而言,“貨運版滴滴”的概念早已在物流領域走過一遍,如今已經經歷了模式驗證與野蠻生長期。
當年的O2O浪潮中,不缺講故事的人,當然也不乏故事破滅的案例。短短幾年時間里,當初的創業企業所剩無幾,到如今同城貨運平臺逐漸形成以貨拉拉、快狗打車為首的頭部格局。
從這類企業的訂單類型來看,即使已經站上頭部的位置,仍不能算驗證了模式的成功。由于使用場景多為搬家、小b端發貨等臨時性整車場景,整個行業仍然面臨著需求低頻、標準化難定、司機難教育、C端低頻小b端難留存等問題,近幾年來頭部企業放低了彼此之間的摩擦,開始建設除市場占有率之外的壁壘性優勢。
目前來看,業務場景上,一方面,頭部企業開始慢慢向 B 端滲透,解決客戶臨時性需求的基礎上,試圖通過遍布全國的海量運力池,逐漸切入大B端客戶的計劃性需求;另一方面,除了整車之外,貨拉拉、快狗打車也在嘗試突破“同城”“車型”的標簽限制,進軍省際零擔業務。
另外,商業鏈條的延伸方面,基于平臺的集聚效應,頭部企業也各自衍生出諸如融資租賃、保險、后市場等相關的商業模型,以破解平臺的盈利性難題。
滴滴貨運的進入,剛好趕上了頭部企業放松爭奪市場占有率的時間點。
根據 Fastdata研究數據顯示,2019 年上半年的同城貨運網約車領域,貨拉拉以單日52 萬單的訂單規模領先,快狗打車則為 24.5 萬單,二者市場占比之和超過 90%;當時的第五名為藍犀牛 ,日單量1.8 萬單,以此來看,滴滴貨運用一個月的時間就擠入了前五名。
而比起這種速度,滴滴貨運的付出要更瘋狂。
同城貨運是個頻率低、非標準化程度高,且基于熟人交易的市場。
第一個是低頻,貨運的使用頻次相對于打車平臺來說沒那么高,也不是剛需;
第二個是熟人交易。一般來說,司機與貨主之間已經非常地熟悉,他們的交易也是基于這層關系。而“互聯網+物流平臺”想要打破這種熟人交易模式其實非常困難。除非你能夠向他提供比熟人交易更加便宜的定價,他才會花時間去等你叫來的司機。
同城貨運行業的市場規模其實也沒那么大,這個市場的進入門檻也不高,只要有司機有運力就能做。同行太多,也讓整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每個創業者的補貼都燒得非常厲害,成本非常高。
要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必須要打造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互聯網公司生存的關鍵所在。
在業務模式上,O2O貨運選擇從同城快運的眾包的模式下轉向更為“燒錢”的配送,這進一步加大了對融資的依賴,在產品定位上有待商榷,最終沒能在產品上做出差異化并掙得市場空間;而盈利模式上,暴露出了互聯網基因公司對傳統物流行業了解的不夠深入,以重模式介入反而陷入了盈利泥潭,物流實操經驗不是互聯網能加出來的。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