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民航局印發《“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中國民航首次編制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將為構建優質高效、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體系提供精準指引。
《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我國航空物流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預計“十四五”時期航空貨郵運輸量保持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7.0%,2025年達950萬噸,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于前列。全球航空貨運網絡持續拓展,有效支撐“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建設。貨運網絡自主可控,中國航空企業在中國國際貨運市場份額不低于40%,聯通國家數量持續增加,國際物流鏈條加快延伸。
以下為《規劃》中有關于貨運航司培育、機場設施規劃以及助力郵政快遞行業發展相關支持政策表述:
01 培育優質市場主體
■ 培育多家能力多元、資源共享、運行協同的本土化航空物流企業,構建“專業+綜合”“物流+產業”“骨干+末端”協同分工、資源共享的多元化市場主體格局。
■ 支持快遞、跨境電商、冷鏈企業特色化發展,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
■ 打造全鏈條航空物流企業。支持大型物流企業延伸航空物流鏈條。
■ 引導航空物流企業依托貨運功能較強的樞紐機場設立總部或分撥中心。
02優化航空物流網絡
■ 優化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和航空樞紐間全貨運航線網絡,打造暢通生產地、加工地、消費地的快速化、多樣化、專業化貨運通道。
■ 探索推動通用航空物流試點,助力“快遞進村”。
■ 引導國內航空物流網絡與鐵路、公路等運輸方式便捷銜接,推進空鐵、公空等聯運模式落地,實現貨運無縫銜接。
■ 引導航空物流企業強化東南亞、東北亞等周邊地區航線網絡,穩固歐美地區航線網絡,加快面向“一帶一路”國家的航線網絡布局,打造國際航空物流通道。
■ 鼓勵國內企業抱團出海,引導多元投入建設海外倉。
■ 支持國內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地面配送企業等加強合作,打造利益共同體,提高國際航空物流一體化解決服務能力,
■ 圍繞國際產能和裝備合作重點領域,積極拓展國際航線網絡,加快建設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北美、歐洲、東北亞、大洋洲、非洲的空中通道,保障先進制造業供應商和跨境電商國際業務拓展。
03提升市場服務能力
■ 促進快遞物流融合發展,鼓勵航空物流企業優化作業流程,完善隔日達、當日達、限時達等物流產品,提升專業化運輸能力。
■ 鼓勵航空物流企業增強通關、運輸、貨物追蹤、最后一公里配送等全鏈條整合能力,支持跨境電商“全球買、全球賣”服務。
■ 支持航空物流企業創新精細化物流服務產品,適應跨境電商多批次、高頻率、多品種等運輸需求。
■ 優化航空冷鏈物流安檢、通關、檢驗檢疫、最后一公里配送等流程,打造全程溫控、標準規范、運行高效、安全綠色的航空冷鏈物流體系。
■ 鼓勵航空物流企業圍繞集成電路、生物制藥、高端電子消費產品、高端精密設備等領域,形成覆蓋制造業原材料到產品供應、生產、運輸、倉儲等環節的全流程物流集成服務。
■ 引導航空物流企業布局建設一批海外貨站、轉運中心、海外倉,與境內外大型物流集成商、地面配送企業、金融機構等加強合作,拓展跨境支付、境外配送等功能,提升航空物流鏈條的風險防控能力。
■ 在危險品、生鮮、藥品、文物等領域,提升國內航空物流企業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特殊貨物敢接敢運與能接能運。
■ 開通無人機物流配送專線以及物資運送綠色通道;聯合國家郵政局,將無人機物流納入“快遞進村、村村通郵”服務,提升航空物流的覆蓋廣度、深度,鞏固脫貧攻堅,助力產業升級。
04優化樞紐布局
■ 優化完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鄭州等綜合性樞紐機場貨運設施,支持建設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郵政快遞樞紐等,提供快捷高效的國內國際直運、中轉、集散等物流服務。
■ 鼓勵有條件的支線機場強化和提升貨運功能,穩妥有序推進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建設。
■ 加強設施改造,推進貨站、倉庫、立體庫、停機坪等現有貨運設施改擴建,擴大貨運區域進深尺度。優化設施布局,合理劃設全貨機和客機腹艙帶貨區。
05完善基礎設施
■ 引導新建機場優化機坪與貨運設施距離和貨運流線,確保場內貨運組織便捷通暢。推動專業設施設備建設,完善快遞、冷鏈、醫藥、危險品等設施設備,支持建設郵件快件處理中心、保稅倉、轉運中心。
■ 支持航空貨運業務規模較大且具備條件的機場在貨運區周邊設立物流園區,集聚發展航空物流產業。
■ 促進港區聯動,推進機場和臨空經濟區、物流園區、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等規劃建設和設施運行的高水平聯動,根據機場實際情況,建立直連通道和專用物流通道,提高通關效率,推進港區一體化運營。
■ 鼓勵城市社區內、即時配送網絡集散點建設通用航空起降設施,加強偏遠地區、農村物流網點通用航空起降簡易設施建設。
06建設智慧貨運
■ 深化基于人工智能的違禁品機器識別、大型貨物掃描探測等新技術的研究,開展貨郵安檢自動判圖模式實驗驗證與輔助應用。
■ 推動航空公司和貨運代理企業使用電子運單和在線物流服務,推動信息共享、標準統一和安檢互認,實現貨物運輸“一張單”。
■ 在滿足數據安全的前提下,促進貨運代理、機場、貨站、航空公司、海關之間的信息交互聯通,推進行業內外信息開放共享,打破信息壁壘。
07完善集疏運體系
■ 優化改造陸側道路資源,鼓勵物流樞紐機場設置不同類型的物流專用通道,實現快慢分離、客貨分離,滿足不同貨物運輸時效性要求。
■ 完善空側交通系統,集約化利用設施和土地資源,縮短貨站與站坪交通路線。
■ 加快機場高速公路連接線建設,通過“航空+卡車航班”“城市貨站”,打通“最后一公里”。
08完善規章標準
■ 推動出臺《公共航空貨物運輸管理規定》,修訂《公共航空運輸危險品管理規定》,研究通用航空貨物運輸管理相關要求,完善航空貨物運輸規章制度。
■ 積極推進《民用航空貨物運輸安全保衛規則》修訂,適時修訂《民用航空安全檢查規則》,制定安檢集中判圖模式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完善安保法規標準體系。
■ 完善特種貨物運輸管理。編制完善針對鋰電池等特定產品的航空運輸技術規范、危險品貨物航空運輸臨時存儲場所設計規范及疫情、救災等特殊情形下危險品航空運輸流程。
■ 出臺航空冷鏈物流發展的相關規范與標準。
■ 以無人機物流為重點,建立通用航空物流規章標準,實現適航與運行、驗證與管理協同。
09優化資源配置
■ 積極與主要貿易伙伴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商簽更為開放的貨運航權安排,加大國際航權談判力度,增加獲取關鍵航權資源。
■ 穩步推進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試點開放第七航權。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在城市的國際機場試點開放第五航權。
■ 指導地區管理局修訂完善主輔協調機場航班時刻實施細則,在貨運功能較強的樞紐機場建立貨郵航班時刻池,按需優化貨郵時刻池占比,增加白天高峰時段貨郵航班供給,
■ 修訂運輸飛機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靈活的貨機引進機制,優化辦理流程,支持貨運航空公司采用租賃、購買等方式壯大貨機規模。
■ 會同財政部研究民航發展基金對航空物流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支持和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物流樞紐與大型航空物流企業。
■ 加快出臺促進航空冷鏈、危險品運輸發展的支持政策,結合電商快件、冷鏈運輸和供應鏈物流等運輸特點,建立常態化、規范化的綠色通道機制。
10加強協同治理
■ 加快民航與公路、鐵路等物流標準對接,推動航空物流操作、信息、運行和設備等標準的建設。開展多式聯運通用技術、設備和平臺等標準研究,為多式聯運協同運行提供支持。
■ 促進機場群完善通關一體化服務,簡化國際航空物流流程,推行空中報關、電子報關,提高航空貨物通關效率。
■ 依托寄遞渠道安全監管部際聯席機制、物流安全部際聯席機制等,明確航空物流鏈條各節點安保責任與保障要求,完善危險貨物運輸法律制度,加強航空物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 與地方政府搭建共建機制,引導地方政府落實財政、土地、特許經營、人才引進等航空物流扶持政策,鼓勵航空公司、機場、物流集成商、貨運代理等共同建設航空物流樞紐,服務地方航空物流發展戰略。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