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智能手表又“賣爆”了。
據(jù)多家研究機構數(shù)據(jù)顯示,三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市場繼續(xù)獲得高增長,單季度賣出了超過4000萬塊智能手表。以Counterpoint數(shù)據(jù)為例,三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增長了30%,其中增長最快的分別是50美元以下的入門產品和500美元以上的超高端產品,尤其是50美元以下的基礎智能手表同比增長了一倍多,占整體市場比例達到35%。
在智能手表出貨量猛增的同時,社交平臺上有不少聲音認為,智能手表現(xiàn)在還是很“雞肋”,不僅續(xù)航差,而且功能也并不比手環(huán)豐富多少,價格反而貴了十幾倍。這種聲音與當前市場智能手表逐步代替手環(huán)的出貨趨勢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智能手表出貨量猛增背后,到底是人傻錢多,還是物有所值?是什么支撐了整個市場的高增長?
賣爆的“美麗廢物”
剛工作不久的露娜決定,今年必須要攢錢買一塊Apple Watch,之前她根據(jù)小紅書種草購入了一只小米手環(huán),結果到手后覺得外觀實在太丑,而且和iPhone連接很不流暢,用了一段時間后就慢慢閑置了。
雖然社交媒體上有很多用戶都會吐槽,Apple Watch的續(xù)航不太好,功能和手環(huán)其實差不了太多,但是露娜比較喜歡Apple Watch的外觀,而且在辦公室工位和家里設置了很多懶人充電的接口,可以隨時快速充電,“對續(xù)航不是那么敏感”。
其實露娜也擔心,最后Apple Watch可能也有讓自己失望的地方,但是轉念一想,“我這么貴買的手表,就算發(fā)現(xiàn)不好用,我也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Apple Watch/視覺中國
像露娜這樣從手環(huán)升級到手表的用戶不在少數(shù),這其實也是現(xiàn)在整個穿戴市場的趨勢,手表更大的屏幕、更豐富的功能、更精致的做工成為吸引人們的因素。“一般會選擇長期佩戴的、有品位一些的用戶,最后都會選擇手表(而不是手環(huán))。”一名手機行業(yè)人士表示。
實際上,基礎手表(輕智能)和智能手表的增長,已經成為當前整個穿戴市場增長的核心動力。據(jù)Canalys分析師 Cynthia Chen透露,今年三季度智能手環(huán)的出貨量其實是在下跌的,但是由于手表的增長彌補了手環(huán)的下跌,所以整個穿戴市場的出貨量依舊在不斷增長。
“我們這邊看到的數(shù)據(jù),手環(huán)已經掉到市場的20%以下了,基本上現(xiàn)在是手表占80%,手環(huán)占20%。” Cynthia Chen表示。
不過并不是所有用戶都認可智能手表,阿龍就是一名從手環(huán)升級到手表,最后又回歸手環(huán)的用戶。阿龍表示,他使用手表/手環(huán)主要就是使用運動和睡眠功能,這些功能手表和手環(huán)都有,但是手環(huán)的續(xù)航能達到一兩周,而兩年前他購買的Apple Watch續(xù)航最多只能撐兩天。
即使是一些對Apple Watch功能很滿意的用戶,也常常因為忘記充電而被迫閑置。一名Apple Watch的粉絲就表示,自己往往只有用的時候才能想起來給它充電,很多時候都因為忘記充電而沒法佩戴。
Apple Watch的出貨量很高,在高端智能手表中占比超過50%,一定程度上是智能手表的代名詞,但是由于續(xù)航比較差,在小紅書被不少用戶戲稱為“美麗廢物”——指外觀出色但功能雞肋。
今年9月蘋果發(fā)布三款最新的Apple Watch時,就有一名蘋果粉絲在朋友圈吐槽,在蘋果解決Apple Watch的續(xù)航之前,不會考慮入手該產品線的任何產品。
小米手環(huán)/視覺中國
但就目前而言,市面上的智能手表,還是很難做到續(xù)航和智能兼顧,現(xiàn)在各家主打智能的手表,不管是蘋果、華為還是其他廠商,基本上續(xù)航都只有一兩天。而更多主打續(xù)航的手表,其實是靠閹割智能功能來達到增強續(xù)航的“輕智能”手表——基礎手表。
據(jù)市界了解,目前行業(yè)內一般會把智能手表分為兩類,一類是擁有輕度智能功能,但是不能自由安裝第三方應用的基礎手表(Basic),另一類是擁有獨立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商店,可以自由下載、操作第三方應用的高級操作系統(tǒng)手表(HLOS,High Level OS)。
盡管整個穿戴市場目前正在從手環(huán)向手表轉化,但是目前全球手表市場最主要的增長驅動力依舊來自售價低于50美元的價格段,“第三季度最主要的一個增長細分品類就是基礎手表。”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Shenghao表示。
和高端智能手表相比,這類產品入門價格較低,屏幕比手環(huán)大,續(xù)航也比較強,能夠接近手環(huán)水平。華為、小米、OPPO等廠商最新推出的部分“手環(huán)”類產品,因為屏幕較大,并且形態(tài)上更接近手表,在不少統(tǒng)計機構已經被歸類為基礎手表。
是奢侈品還是科技產品?
主打科技屬性的智能手表,正在不斷上探價格線,今年9月蘋果發(fā)布的Apple Watch Ultra,其售價已經來到了6299元,超過了最新發(fā)布的iPhone 14標準版。
但是隨著智能手表越賣越貴,很多用戶也發(fā)現(xiàn),不同年份、不同價位的智能手表,核心功能上現(xiàn)在很難拉開大的差距。“這兩年的Apple Watch都是擠牙膏,不同代產品幾乎沒啥區(qū)別,像S8就只升級了溫度檢測和車禍檢測,我覺得蘋果是沒東西了,現(xiàn)在手表功能也很齊全了。”一名蘋果粉絲吐槽。
這名粉絲還透露,今年最新發(fā)布的Apple Watch系列,從1999元起的SE、2999元起的S8,到6299元的Ultra,其實用的芯片都一樣,功能也非常相似。“像SE主要就是屏幕不能常亮,Ultra就是多了一些極限運動的功能,比如指南針和潛水之類的,別的功能沒有很大區(qū)別。”該粉絲表示。
除了核心功能上細微的差異以外,現(xiàn)在蘋果不同產品線更多的區(qū)別來自表盤材質,1999元和2999元的Apple Watch都是鋁合金材質,同配置但是不銹鋼表盤的Apple Watch Series 8比普通版貴了兩千元,而航空級鈦合金材質則是6299元起的Apple Watch Ultra獨享。
這樣的現(xiàn)象其實也出現(xiàn)在其他廠商身上,在智能化功能拉不開差距的情況下,很多高端智能手表最大的賣點其實不是科技屬性,而是藍寶石玻璃、鈦合金表盤和真皮表帶,以至于有用戶吐槽稱,“這不是手表,這是年輕人的8848”。
OPPO手表/視覺中國
當然,不少粉絲在吐槽之后,還是會選擇買買買,因為手表本身還具有配飾屬性,在智能手表出現(xiàn)之前就已經是奢侈品品類之一,如今智能手表雖然主打科技屬性,但是也不能免俗。
一名手機行業(yè)的人士就表示,“智能手表首先是手表,基礎作用就是配飾,對形態(tài)、質感都有要求,不管是鈦合金表盤還是藍寶石玻璃,都是滿足這種要求。”
但是這并不代表更高端的產品只靠材質取勝,高端智能手表其實搭載了很多智能化的功能,只不過受限于手表屏幕的交互,很多功能普通消費者感知不強,日常使用頻率也比較低。
“高端產品整體上的差異就是針對專業(yè)用戶進行了很多設計,這種設計是軟硬件層面一體的,廠商通過更先進的硬件設計和更新的軟件算法及功能設定,滿足客戶對于更專業(yè)場景的需求。”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Shenghao表示。
基礎型智能手表和高等級智能手表,Shenghao稱二者主要差異在于操作系統(tǒng)和硬件架構。基礎型智能手表通常搭載一個輕版本的操作系統(tǒng)和低功耗處理器,主打長續(xù)航能力。而高等級智能手表通常搭載一個多核處理器和可安裝第三方應用的操作系統(tǒng),并擁有語音助手、健康追蹤,擁有更多獨立運行場景。
圖/視覺中國
“站在廠商的角度,智能手表和基礎手表背后的技術差距還是很大的,尤其是獨立操作系統(tǒng),但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手表和人的交互沒有那么頻繁,交互起來也沒有手機那么方便,很多用戶可能只能感受到一些基礎的功能。”Canalys分析師Cynthia Chen表示。
一名Apple Watch的用戶就表示,手表雖然有比較豐富的第三方應用,但是自己日常使用的其實還是健康功能,三方應用只下載了一個微信,偶爾用來看消息。
由于手表交互的限制,以及拉不開的功能體驗差距,售價數(shù)千元的高端智能手表最終還是回歸到了奢侈品的屬性。正如一名蘋果用戶所說,“在你買得起五萬元一塊的手表之前,一塊六千元的Apple Watch Ultra就是最好的裝X神器。”
市場還在高增長
最近兩年,隨著手機市場陷入衰退,智能手表正在成為各大廠商為數(shù)不多的增長點,各大廠商紛紛推出了自家的手表產品,試圖從這一市場中分一杯羹。
據(jù)Counterpoint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全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達到了1.275億塊,同比增長28.31%,今年前三季度,智能手表市場繼續(xù)維持了高增長。
智能手表的出貨量增長和背后更高的利潤率,寄托了手機廠商的希望。據(jù)一名華為經銷商透露,在華為手機陷入缺貨危機后,很多華為門店都在主推手表、PC等生態(tài)產品。
華為手表/視覺中國
和手機相比,售價不菲但是成本較低的智能手表,利潤率也確實較高。一名手機行業(yè)人士透露,行業(yè)內智能手表利潤率一般能到20%-25%。尤其是高端智能手表,憑借著更高的營收和利潤率,更是吸引了不少廠商入局,目前除了蘋果和華為以外,小米、OPPO、榮耀等廠商也紛紛推出了售價1000元以上的手表產品。
據(jù)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shenghao提到,除了50美元以下的入門款以外,目前市場增長最明顯的就是500美元以上的高端產品線,在本季度創(chuàng)下了該價位段的最高份額成績,蘋果最新發(fā)布的Apple Watch Ultra很大程度推動了高端市場的增長。
“(此前)疫情的反復和通貨膨脹帶來了經濟不確定性,但對高端產品的消費者影響非常有限,高端細分市場的份額還在增長。”shenghao表示。
Counterpoint在三季度的出貨量報告中寫道,盡管今年第三季度基礎手表增長迅猛,但是高端智能手表憑借著較高的平均售價,市場規(guī)模幾乎是基礎智能手表市場的10倍。
在高端智能手表市場,蘋果目前依舊是行業(yè)的引領者,占據(jù)了整個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一名手機行業(yè)人士透露,除了蘋果以外,國內賣得最好的智能手表就是華為,“比第二到第五名手機廠家加起來都多”,但是蘋果在利潤方面依舊領先一眾友商,“蘋果和華為現(xiàn)在國內的量其實差不多了,但是華為利潤還是差一些”。
或許正如當年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變革階段一樣,人們距離真正不那么“雞肋”智能手表,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但也正是這種仍在不斷迭代創(chuàng)新的行業(yè)狀態(tài),才是智能手表賽道繼續(xù)增長的秘訣所在。
畢竟,相比于已經乏味的智能手機市場而言,智能手表還算有著更強的新鮮感。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zhàn)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yè)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