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生鮮電商平臺過得無比艱辛。每日優鮮App停運,十薈團黯然退場,橙心優選急求轉型,興盛優選退守大本營……寒氣籠罩著整個生鮮電商行業。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生鮮電商在過去一年一直是投訴問題多發的領域,常見問題如商品信息標注不規范、包裝簡陋,商品變質腐爛、破損、異味、存在商品實物與宣傳不符等情況屢見不鮮。
市場專家分析認為,行業簡單粗暴的“燒錢搶市場”方法已經失效,這樣的氛圍下,商家和消費者都沒有贏家,在未來模式改革和融合才是核心,多種模式并存發展,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和消費習慣,才有機會在行業中殺出一條血路。
消費痛點質量問題首當其沖
國內網絡消費糾紛【進入黑貓投訴】調解平臺“電訴寶”根據其2022年全年受理的全國398家互聯網消費平臺糾紛案例大數據,日前發布了一份《2022年度中國生鮮電商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生鮮電商用戶投訴問題類型主要包括:商品質量占據首位,占比16.25%;退款問題第二,占16.25%;發貨問題第三,占比12.50%;其余為虛假促銷(8.75%)、訂單問題(8.75%)、霸王條款(7.50%)、售后服務(5.00%)、網絡欺詐(3.75%)、客服問題(2.50%)、網絡售假(2.50%)等。
同時,“電訴寶”受理投訴用戶聚集地區TOP20依次為廣東省(15.00%)、上海市(11.25%)、湖北省(8.75%)、江蘇省(7.50%)、浙江省(7.50%)、北京市(6.25%)、山東省(6.25%)、河南省(6.25%)等。從金額來看,2022年生鮮電商投訴金額分布主要集中在0-100元(43.75%)、100-500元(18.75%)、1000元-5000元(3.75%)、500-1000元(2.50%)、5000-10000(1.25%)。
案例1:“電訴寶”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美菜網”涉嫌存在霸王條款等問題,用戶投訴的消費金額主要在500-1000元區間。
1月27日,廣東省的代先生投訴稱,其于2022年1月17日在美菜網微信小程序美菜商城里購買《良久香》泰香米三袋,后續使用中發現大米結塊結節,辨別發現是摻假的差米,嚴重影響普通民眾購物使用體驗。代先生后續與商城客服溝通,對方以超過七天時間為由不予退貨退款處理。后續代先生打客服電話溝通,仍然是敷衍了事,溝通許久依然是一副不理不睬的態度,最后說與經銷經理溝通一下再回電。到如今,仍是沒有回電給代先生答復,代先生希望商家能予以退回購買大米的金額。
案例2:2022年每日優鮮涉嫌存在退款問題、訂單問題等問題,用戶投訴的消費金額主要在100-500元、0-100元區間。
12月30日,廣東省朱女士反映稱,其在電商平臺每日優鮮充值余額228.7元(喵三歲),今平臺已無任何商品可以消費,平臺客服也無法聯系,已侵害消費者權益。朱女士的訴求是余額退款。且另一賬號(卿卿)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余額被清空,今平臺已無任何商品可以消費,平臺客服也無法聯系,朱女士的訴求是要求充值恢復記錄,并進行余額退款。
有律師表示,賬戶余額屬于消費者的預付費款,商家對消費者賬戶設置障礙,導致余額無法退款、提現的,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行業破局多業態布局探尋行業發展之路
生鮮電商被稱為“懶人”的消費方式,在經歷新鮮感后,大多數消費者更容易對高品質、種類豐富、配送快的平臺產生偏愛和購買依賴。生鮮電商平臺能否長久獲得客戶青睞,持續經營,和自身的供應鏈水平是息息相關的。
2月13日,叮咚買菜發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叮咚買菜首次實現季度盈利的同時,公司官宣步入“大健康預制菜2.0”時代。2月23日,在“2023食品生鮮行業供應商生態峰會”上,叮咚買菜開出目標規模50億元的預制菜“訂單”,并招募“預制菜合伙人”。
這并非叮咚買菜首次“進軍”預制菜。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叮咚買菜在自有品牌上發力,主要自有品牌預制菜銷量同比增長超兩倍。截至目前,預制菜的銷售額已經占到叮咚買菜GMV的14.9%,共有40多家工廠為叮咚買菜生產預制菜,其中包括7家自營工廠。
叮咚買菜選擇“加碼”預制菜,屬于產品供給端的提質升級,也是對前不久“預制菜”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的響應,釋放出市場利好的信號。
盒馬鮮生也在今年年初對外宣布已實現全面盈利。數據顯示,2022年,盒馬鮮生銷售額同比增長超25%,盒馬X會員店增長超247%,奧萊和鄰里的增長則高達555%,多業態實現強勁增長。
其實,就在去年7月,還有消息稱盒馬的估值從年初的100億美元跌至60億美元,在短短半年時間里便下滑40億美元。不過盒馬并未就此放棄,而是加速提升“硬實力”,不僅形成了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奧萊“三駕馬車”,還將“商品力作為唯一的核心競爭力”,持續打造自有品牌,完善農產品供應鏈,提升整體競爭力。正是在這種多業態布局優化下,盒馬才一路高歌猛進,重新贏得了新老消費者的喜愛。
除了盒馬、叮咚買菜,新的一年里,在生鮮電商領域依然源源不斷地有更多企業在逆勢啟航,探尋行業破局之路。
2月21日,京東到家平臺在首頁上線“京東買菜”頻道。有消息稱京東買菜頻道聚合了多家知名生鮮平臺,除了自家七鮮、永輝外,還有百果園、物美、叮咚買菜、家樂福等第三方商家,還可以代購盒馬。
美團買菜方面也稱,未來美團買菜將不斷加強同全國更多龍頭品牌的合作,深入合作開發定制商品,優化供應鏈,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商品選擇。
行家支招多業態和模式會長期并存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生鮮電商相關企業7.1萬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2500余家。從2012年誕生到2022年經歷洗禮,生鮮電商格局早已悄然改變。
在關店、食品安全事件頻發、銷售超標食品,這一系列負面事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無外乎規模化擴張與生鮮領域偏重的特性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認為,生鮮品類是一個多業態并存發展的行業,生鮮電商同樣有多種模式并存,包括前置倉(美團買菜、叮咚買菜、樸樸超市)、店倉一體(七鮮、盒馬、永輝生活)、到家平臺(京東到家、美團閃購、餓了么、淘鮮達)、社區團購(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和B2C生鮮電商平臺(拼多多、京東生鮮、天貓超市),不同的業態和模式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和消費習慣,并且用戶的消費也不是固定的,也會在不同的業態和模式切換進行購買生鮮產品,所以這些業態最終會長期并存發展。
莊帥表示,生鮮電商想要盈利,無外乎就是提高收入和控制成本:一方面,企業想要盈利,也要發展其他商業形態,比如做自有品牌,提高客單價,降低費用。
北京東曉騰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虎東表示,生鮮賽道對產品的品質要求較高,生鮮電商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國冷鏈市場的一個痛點的反映——基礎設施,冷鏈裝備、冷鏈供應鏈等,都有很大的痛點需要解決。因此生鮮電商的突破,不能單靠生鮮電商自己,在于整個市場的市場化的過程,需要全盤考慮。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