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遭遇的意外事件不斷引發關注,他們和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一樣,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在便利他人的同時,他們自己的生存狀態卻讓人擔憂。我們通過查詢“通達系”四家上市公司的官網和財報,四家的員工和外包服務人員總數超過120萬人。極兔相關人士透露,其全球員工和外包服務人員超過30萬人。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一線快遞員。本文采訪調研的重點,正是“通達系”的百萬快遞員群體。“通達系”創業初期融資困難,發展受限。它們利用高利潤吸引加盟商入局。2019年之前,快遞行業高速發展,加盟商們賺到了錢,快遞員的收入和待遇也不錯。當然,由于業務擴張過快,很多加盟商每兩三年就要換一個更大的場地,投入更多的設備和車輛。不少加盟商說,這些年賺的錢,又都投了進去。隨著快遞網絡逐漸成熟,快遞公司的地位日益穩固和強勢。加盟網點的業務高度依賴快遞公司,加盟商成為了“通達系”的附庸。2020年之后行業競爭日益激烈,“通達系”加盟商和快遞員的日子越來越難。“通達系”激烈競爭,誰的價格低,就能獲得更多的訂單,就能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就能形成規模優勢,就有更高的毛利率。更高的毛利率意味著有進一步降價的空間。這是競爭的內在邏輯和原動力。“通達系”快遞公司激烈競爭市場份額,但又不想犧牲利潤,從產業鏈每個環節擠出利潤。由于總公司給的派送費用不斷降低,罰款不斷增加,以派送為主的網點大面積虧損。網點自顧不暇,快遞員生存狀態堪憂:勞動時間長、收入不高、多數人沒有社保,而且幾乎全年無休。
罰款頑疾何以破解抖音上有一段視頻,一個快遞員向家人大聲哭訴:“媽,我不想干了,我今天又被罰了二百。”一個快遞員說,你能想象一個月罰款1000多元的心情嗎?本來就是入不敷出的家庭,舍不得吃穿。
更讓快遞員無奈的是,很多罰款非常不合理。一位小哥說,在總公司的規則中,如果顧客在網絡平臺購物之后給物流差評(五星里面給四星以下算差評),快遞員要被罰50元 - 100元。但是,很多顧客對物流不滿,是嫌速度慢,這其實和快遞員的關系不大,但各家都有類似的規定。雖然不同城市不同公司的情況有所不同,但大部分“通達系”快遞員送一份快遞只能賺0.5元-1元。50元看起來不多,卻是快遞員派送50-100個包裹的收入。另一位快遞員說,顧客通過總部電話查詢快件到了什么地方也會引發罰款。顧客查詢后,如果3小時內不能送貨上門要罰款25元。各大總部都出臺了“時效簽收考核”。不僅要求今天的包裹今天送到,而且要求幾點之前要完成一個比例。這無疑會增加快遞員的壓力和罰款,且對于鄉鎮網點尤其難以完成。為了完成簽收率考核,快遞員只能先代顧客簽收,明天再送。但如果被發現,就按照“虛假簽收”罰款。多位快遞從業者均反映,“虛假簽收”是每月罰的最多的一項。一個快遞員說,明明送到了指定的門衛那里,但顧客說商品不見了,價值200元,也不給我看購物單。我只能賠償,因為惹惱了顧客,投訴之后還要被罰款。
快遞員每月罰款發布顧客投訴非常容易,但快遞員申訴非常難。一位快遞員說,在公司規定的釘釘系統里面申訴,花一天的時間都不一定能成功。絕大多數顧客是善良的,投訴也是無心的。當然,也有些惡意顧客,故意誣陷快遞員。抖音有個很火的視頻,視頻中的快遞員在歷經周折,證明自己的清白之后,大聲哭訴:“我一單就賺五毛錢,扔在地上都沒人撿。”
網點同樣水深火熱不滿派費下調的快遞員除了選擇離開,沒有別的抗議辦法。一位50歲的快遞員說:“我們沒有社保,沒有未來,當體力被榨干,65歲以后怎么辦?”快遞員不容易,而基層網點也非常辛苦。“這個春節不打烊,我們全年無休。春節期間其實商品件數很少,勞民傷財。我們不僅虧錢,還白搭人工和油費。”一家網點負責人李君說,總部經常在微信群里下達各種通知,通知就是未來罰款的依據。基層網點處于弱勢,無力反抗上級。但李君也知道,省區總部的日子也不好過。經過了行業最賺錢的那幾年之后,目前基層網點的老板更像快遞員,一般不會虧損,但非常辛苦。從我們調研的情況看,大部分基層網點只能支撐一個家庭的吃穿用度。賺大錢是不可能的。
以派送為主的網點尤其艱難。一個普通包裹,各公司給到一級網點的派送費用多在1元-1.3元之間。這些錢需要支付幾十個環節,應付幾十項罰款。網點經營者中其實不乏管理高手,也不乏有資源優勢的人。一位網點老板說:“我的成本是行業最低。房子是自己的,車可以自己維修,管理水平大家有目共睹。”即使這樣,按照目前的派費,他每單要虧0.2元。網點最怕的,是遇到不講道理的管理者。湖北某地是水果之鄉,當地快遞行業每天包裹發出量約為7萬件。一家網點每天發貨量在1萬單左右。但由于某些事情,省總把發貨任務量提高到每天4萬單。這導致該網點業務量完不成而被罰款。最高一周罰款14萬元,半年罰款上百萬。最終網點無法正常經營,只能低價拆分轉讓。很多網點經營者準備出售網點,只是現在接盤者難找。一個加盟商說,為了經營已經借了很多債,只求轉讓出去能還完債。
防止從“雙贏”到“雙輸”
2020年以來,快遞公司為爭奪市場份額,不斷降低服務價格,不斷增加內部考核指標,消費者得以用更低的價格享受更好的服務。三年以來,快遞公司的凈利潤也整體保持增長。看起來,快遞公司和消費者實現了“雙贏”。但這種“雙贏”是以加盟商大面積虧損、快遞員過勞且缺乏保障為代價的,這種模式注定不可持續。當前,中國快遞企業穩定發展的根本支撐點在人,科技手段仍只是輔助。保障好人力,品質服務才有著落。沒有快遞員做支撐,品質快遞無從談起。
經濟學理論說,競爭可以提高效率,增進社會福利。“通達系”的競爭錯了嗎?問題出在哪里?經濟學理論沒錯,快遞業的確通過競爭提高了行業效率,增加了社會福利,但增加的福利并未公平惠及產業鏈上的所有環節,在快遞公司、加盟商、快遞員、消費者這四個環節中,首尾受益,中間受損,而受損的環節又無法維權。從法律角度,“通達系”與快遞員并無勞動合同關系,承擔保障義務的是“通達系”的加盟商,但他們本身就生存艱難,無法改善快遞員待遇,無力承擔快遞員的社保支出。如果監管趨嚴,大批加盟商勢必破產倒閉。在“通達系”與加盟商的關系上,作為產業鏈核心環節,“通達系”的確可以利用自身的強勢地位為加盟商定價,甚至可以先以高利潤誘導加盟商投入大量資本,在合同期滿之后通過降低價格、改變規則、增加罰款等形式調低合作者利潤率。但是,在合同期滿之前不可隨意改變條款,如需改變需要協商,這是基本的法律義務。快遞員和各級網點的加盟商是快遞行業的重要組成環節,在目前的行業格局下,當生存困難時,他們只能默默離開這個行業。而當加盟商和快遞員的離開數量跨過了“臨界點”,快遞網絡的運送效率就會大幅下降,快遞公司和消費者曾經的“雙贏”就會變成“雙輸”。
觸底之后就會爆發,種種跡象表明,“臨界點”已經不遠。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