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刊發公告稱,下屬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豐網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豐網控股”)轉讓標的公司深圳市豐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豐網信息”)100%的股權,買方為深圳極兔供應鏈有限公司(簡稱“深圳極兔”),極兔以人民幣11.83億元的價格收購豐網100%股權。
這是極兔速遞進入中國市場“一路狂飆”以來,繼2021年收購百世快遞中國區業務后,發起的又一次重要收購行為。
眾所周知,深圳豐網速運有限公司是豐網信息下屬全資子公司。目前,豐網速運網絡已覆蓋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2022年收入規模超過32億,主要服務于電商客戶,整體網絡服務質量穩定。目前,豐網速運網絡已覆蓋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2022年收入規模超過32億,主要服務于電商客戶,整體網絡服務質量穩定。 過去幾年,順豐集團對豐網一直是探索性發展。目前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順豐集團也需要更大的投入以謀求更大的發展。
極兔自2020年進入中國市場,始終聚焦電商快遞賽道,實現了快速發展。極兔公告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極兔總資產為2.29億元,總負債為7.14億元,凈資產為-4.85億元。2022年度,深圳極兔的營業收入為13.05億元,凈虧損為1.4億元。
關于本次并購,順豐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可更聚焦國內中高端快遞、國際快遞、全球供應鏈服務等核心業務。此次出售可消除標的公司虧損對上市公司的負面影響。極兔方面則表示,本次收購豐網將有助于鞏固極兔在電商快遞領域的優勢,提升極兔綜合服務能力。
豐網不斷虧損且投訴不斷,順豐需要接盤俠
2020年,在豐網起網之際,其曾被認為是順豐殺入通達腹地的一記絕技。沒想到短短不到三年,這張牌還是被王衛給“拋棄”了,而其中已十分明了——持續的虧損。換而言之,順豐的業務量不足以支撐這張加盟網絡的健康運營,盈利更是遙遙無期。而且,市場對豐網的評價不僅沒有給順豐品牌帶來優化,甚至拉低了順豐在消費者心中的“美譽度”。出售給下一個“接盤俠”,是豐網的唯一出路。
縱觀之前,盡管順豐業務量提高了,但當前不斷下降的定價是難以覆蓋順豐運營成本的,進而造成專為電商件推出的這張豐網虧損擴大,同時盈虧平衡點也被推遲。但即使是持續虧本,但順豐過去兩年多依然在豐網上持續投入,以搶占電商件的市場。
經過慎重考慮后,順豐也想得很明白,賣掉是最好的選擇。對于豐網而言,曾經許多人認為,豐網背靠順豐,大樹底下好乘涼。不過其剛起網之際,也風光過一陣,豐網的網點不斷被炒高,上百萬的網點很多人搶著接手。
但事實證明,豐網是豐網,順豐是順豐。市場對豐網的評價不斷走低,順豐也明確感知這一市場反饋。所以作出如今的決定一點也不奇怪:沒有帶來利潤的產品與服務最后都逃不過被拋棄的命運。
其鑒于加盟模式的經濟型快遞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豐網信息目前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且持續虧損,本次出售可以消除標的公司虧損對上市公司的負面影響。公告顯示,順豐控股通過下屬控股子公司豐網控股間接持有豐網信息63.75%的股權,豐網信息持有深圳豐網速運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豐網信息今年一季度資產總額為7.16億元,負債總額為21.26億元,營業收入為6.91億元,同比下降78.89%,凈虧損為1.43億元,虧損同比收窄80.86%。
順豐方面表示,本次交易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活動造成重大影響,本次交易定價公允,不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本次交易的出售價款主要用于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本次交易完成后,預計本次交易可實現的股權投資收益對上市公司合并歸母凈利潤影響約1.5億元。
順豐公告稱,豐網控股擬在交易協議簽署后、本次交易交割前對豐網信息增資約23.5億元,部分款項將用于清償豐網信息及其子公司,應向順豐控股及其子公司支付的非經營性應付款項及部分經營性應付款項,增資完成后豐網信息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模擬凈資產為9.4億元。
有專家表示,順豐此次的戰略調整,更加圍繞“聚焦”,也和全球物流快遞巨頭UPS和聯邦快遞的大戰略基本一致。此項交易后,未來順豐或將繼續回到原來的主軸,即“全部直營”,產品定位也會根據市場變化做出一定的結構變化,但預計還是會圍繞“順豐”本身進行拓展。
極兔收了百世,又接下豐網
極兔速遞作為一家全球綜合物流服務運營商,自2020年進入中國市場,始終聚焦電商快遞賽道,并于2021年底完成對百世集團中國快遞業務的收購,快遞網絡覆蓋印度尼西亞、越南、中國、沙特阿拉伯等13個國家。
進入中國市場短短三年,極兔基本上沒有閑過:通過價格戰在國內掀起腥風血雨后,又以蹭網方式快速打開網絡,隨后又將百世中國快遞業務收入囊中,如今其又接下豐網這個虧損的網絡,其究竟寓意何為?
公告指出,深圳極兔為廣州極兔供應鏈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廣州極兔是極兔速遞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極兔速遞為極兔集團在中國的快遞業務運營主體。截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極兔總資產為2.29億元,總負債為7.14億元,凈資產為-4.85億元。2022年度,深圳極兔的營業收入為13.05億元,凈虧損為1.4億元。
對于此次交易,極兔方面表示,極兔將始終聚焦電商快遞領域,不斷優化電商快遞服務體驗,本次收購豐網將有助于鞏固極兔在電商快遞領域的優勢,提升極兔綜合服務能力。
或許,對于極兔速遞而言,收購豐網,相當于為自身繼續增加杠桿,從此前拿下百世快遞中國業務到如今再拿下順豐集團的豐網,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極兔未來在快遞市場的份額,對其上市估值的提升也會帶來一定幫助。
此前,極兔速遞傳出計劃于今年下半年赴港上市,籌資至少10億美元。對此,一位接近極兔速遞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去年8月極兔計劃IPO,但因為疫情影響擱置,“今年可能是有IPO的計劃,但具體時間點還不確定。今年年后摩根士丹利證券方面分了幾組,走訪過了極兔國內主要的轉運中心,后續計劃去極兔國外的場地。”
快遞格局再次生變,下一個被收購是誰?
一直以來,國內快遞業各家巨頭都在加盟模式和直營模式中相互滲透。在過去,加盟模式創造了電商與快遞行業的中國奇跡,因為成本低、速度快,網絡邊際效應明顯,加盟制快遞企業起網迅速,規模增長更快,也容易誕生大市值巨頭公司。如今,在目前賽道內,直營模式為主的以順豐、京東、德邦為代表,加盟模式為主的以通達兔為代表。
而順豐此前也想要通過豐網布局快遞加盟業務,切入電商件市場。但起網代價不菲,在經歷一番苦心探索經營之后,豐網目前的加盟網點和通達兔相比,還是存在一定差距,投入產出比有待商榷。因此也就不難理解順豐此次決定出售豐網,回歸直營。
極兔收購豐網,無疑出乎不少業內人士的意料。對于極兔來說,獲得了豐網背后的加盟商資源之后,將進一步擴大其市場規模,加快上市步伐;而對于順豐來說,丟掉加盟網絡包袱后,將進一步增強順豐品牌定位的清晰度,更聚焦于中高端快遞領域。
當前,全國性加盟制快遞價格戰已止戰,但同時網絡不穩定加劇等面臨較大的挑戰,加之快遞領域市場份額的競爭愈發激烈,包括當前快遞行業送貨上門、半日達等各項產品服務升級,也正倒逼加盟制快遞行業進一步向高質量轉型。
百世國內快遞業務被收購、豐網被收購……那么,下一個會是誰?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