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物流行業離不開三張至關重要的“票”,尤其是在公路貨運行業中,“加油發票、通行費發票和運費發票”猶如支撐其發展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
近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部署從2025年6月至12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黑加油點“大掃除”專項整治行動。依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部署,各地區、部門深入重點區域場所,對前期摸排黑加油點線索集中核查處置。同時結合群眾舉報偷稅漏稅、假冒偽劣油品等線索,對非法油品生產、銷售、運輸、納稅各環節違法行為溯源核查、起底排查、依法打擊,堅決斬斷利益鏈條。
由此可見,這一行動,不僅是對國家能源安全和市場秩序的有力維護,也對公路貨運行業稅務合規、成本優化的一次深刻洗禮。
業內專家表示,這一政策對于公路貨運行業的影響深遠且積極,尤其是在解決貨運司機因在黑加油站不能獲取加油票的問題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1
黑加油點整治:
助力貨運行業合規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成品油市場存在”陰陽價格”并行的畸形生態。據行業測算,非法黑加油站通過逃繳消費稅,每噸成品油成本可低至2000元,較正規油站含稅油價形成顯著價差。
據業內人士分析,正規油站需承擔48%的消費稅及13%增值稅,綜合稅負達61%;非法油站通過不開票經營、虛構票據等手段,實際稅負趨近于零,以年消耗100噸柴油的貨車為例,加黑油年省12萬元。
“在公路貨運行業,加油票是重要的成本憑證和稅務抵扣依據。”近日,江蘇物潤船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光輝介紹說,長期以來,部分司機為了圖便宜或因不知情,選擇在黑加油站加油,卻無法獲取正規加油票。這不僅導致了司機個人的稅務風險增加,也可能使得整個公路貨運企業在成本核算和稅務申報方面出現不規范的情況。
從宏觀層面看,公路貨運與成品油兩個行業本身應當存在良性結合,專項整治行動就像“大浪淘沙”,將違規的“黑加油點”淘汰,留下經得住考驗的正規成品油企業。
稅務方面來說,積極作用體現在稅務機關對不合規成品油企業進行查處時,若發現“票貨分離”、“變名銷售”等問題時,會將發票不合規問題通過協查等方式傳到至受票企業。受票企業的主管稅務機關介入調查,可以將部分公路貨運企業不合規取得成品油發票的現象及時暴露出來,使公路貨運企業及時處理歷史遺留問題,也在未來取得成品油發票上更關注合規性。
從微觀層面講,掃除黑加油點就是斬斷違法利益鏈條,無論是貨運平臺或者司機都將敲響警鐘,對于某些有意違規的企業或司機將重新評估風險,及時打消違法動因。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信用所副研究員洪勇在接受《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采訪時強調,國務院此次開展黑加油點“大掃除”專項整治行動,將有效凈化成品油市場環境,提升公路貨運行業成本核算的真實性和稅務抵扣的合規性。
一方面,打擊非法油品交易將促使貨運司機更多地通過正規渠道獲得合法的加油票,減少虛假票據的流通;另一方面,有助于行業整體規范運營,降低涉稅風險,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穩定、有序的市場環境。
2
取得成品油發票背后:
亂象與風險并存
據了解,公路貨運企業取得成品油發票存在多種模式:
第一種是:貨運平臺與成品油企業、加油站簽訂合作協議,司機加油后年度統一對公結算的模式。
第二種是:加油平臺企業為貨運平臺解決成品油發票問題。這些平臺,有的是發揮渠道作用,為公路貨運企業打通各地加油站渠道,另外,公路貨運企業可以通過此類平臺與全國各地加油站合作、取得成品油發票。
第三種是:一些貨運平臺自身成立成品油貿易公司,一端對接各地加油站,另一端對接貨運企業,交易鏈條為“加油站-加油平臺-貨運企業”,此模式下貨運企業成品油發票來源就是這些加油平臺的貿易公司。
“這些模式,但看似解決了加油與油票問題的這些模式,實則暗藏諸多風險。”前不久,華稅律師事務所姜正和律師向《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分析了上述三種取得成品油發票模式存在的風險:
模式一最大風險在于如何保障“司機-車-油”的一致性。稅務政策要求成品油必須用于貨運業務才可抵扣進項稅,對貨運企業監管“司機-車-油”的一致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模式二中一些加油平臺通過技術手段協助貨運企業監管“司機-車-油”的一致性,但對這類加油平臺的技術要求更高;
模式三的風險在于加油平臺自身的貿易企業可能被稅務機關認定為“過票”企業,乃至“空殼企業”。主要理由在于貿易企業并不實際參與成品油交易,成品油直接由加油站傳至司機,貨運企業有稅務政策支持,而該類貿易企業沒有。如何證明業務合理性,并保障業務真實性,成為這類企業最大的風險。而一旦這類貿易企業出現稅務風險,發票風險必然傳導至網絡貨運企業。
在姜正和看來,這些風險的外部原因在于:稅務政策過于籠統,缺乏細則指導,而且國家稅務總局、交通運輸部已進行了深入調研,并有消息稱今年將出臺成品油發票抵扣細則。內部原因在于:一些貨運平臺,尤其是數字貨運或者網絡貨運平臺缺乏必要技術支撐,無力對“司機-車-油”的一致性進行強監管,也有部分平臺則是缺乏合規意識,放任違規問題。
據悉,1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成品油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5〕5號(簡稱《意見》),該《意見》第十二條是明確到,嚴格執行互聯網銷售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規范有序開展成品油零售經營資格許可,做到“一站一證”,禁止向電商平臺頒發成品油零售經營批準證書;已經頒發的,自本意見發布之日起6個月內由發證部門依法予以整改。?
隨著《意見》的發布,互聯網平臺需從“臺前資質持有者”轉向“幕后技術支持者”,通過合規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成品油零售市場將更注重實體網絡布局與數字化工具的結合,而非單純依賴電商模式。
此外,朱光輝透露,目前市場上很多民營加油站存在通過平臺違規操作“富余票”牟利的現象。具體而言,就是以低價售油吸引司機、社會車輛,私下收取費用后,再將分離的油票二次售賣。這種通過“貨票分離”手段,主要是以油品讓利虧損換取票務收益,形成完整套利鏈條,該現象已成為行業普遍行為。另有消息稱,今年將出臺成品油發票抵扣細則。
3
物潤模式:
貨運票稅閉環解決方案
對于提升公路貨運行業在“油票”票稅方面的合規性,姜正和認為需要多方舉措。
第一,外部監管加強,排除違規成品油企業(變名銷售偷逃消費稅、票貨分離虛開發票),從源頭防范成品油發票風險;第二,稅務政策支持,通過細則指導貨運企業合規取得成品油發票;第三,內部合規意識加強,打鐵還需自身硬。隨著互聯網平臺涉稅信息報送規定的執行,貨運企業正面臨著巨大變革,涉稅合規能力急需進一步提升。
“要提升貨運行業票稅方面的合規性,首先應加強稅務、交通運輸等部門聯合監管,實施跨部門信息共享和執法聯動;其次推動貨運平臺全面推行電子化票據管理,加強財務合規和票據審核;最后則是加強行業稅務合規教育,提升司機及平臺的合規經營意識。”洪勇強調。
據朱光輝介紹,經過多年的深入探索,物潤船聯成功打造出了這套行之有效的“物潤模式”,從制度和技術層面角度,為行業“三張票”的頑疾問題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針對司機私對公付油費不被認可的問題。首先,訂單與指令生成:物流公司派貨給司機裝貨形成訂單,運單里生成加油指令,如1萬元運費中含3000元加油指標,司機可憑此指令在全國任意加油站掃碼加油;
其次,支付與賬戶流轉:加油時司機掃碼支付,該支付過程關聯物流公司公對公賬戶,物流公司通過支付寶將油錢打給加油站對公賬戶,司機手機上二維碼僅作為憑證而非金錢;
第三,專票秒回與抵扣:油加完后,加油站收到公對公款項,秒回專票給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可進行進項抵扣,如30%加油費用乘以13%稅率,1萬元運費可節省稅金390元。目前已有2萬個加油站實現該功能。
在通行費發票方面,物潤船聯憑借自身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擁有票根網代理權。其系統與票購網緊密相連,直接搭建起司機與物流公司之間的高效橋梁。通過這一體系所獲取的發票,能夠依法抵扣3%的稅款,為物流企業在通行費支出方面實現了稅務優化。
在運費發票方面,物潤船聯更是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成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具備代開發票業務資質的科技公司。早在2017年,物潤船聯就已獲得代征資質,現有揚州、蘇州兩張代征資質,為物流行業提供專業、合規且高效的服務,徹底解決了運費發票開具難、管理亂的行業痛點。(本文將刊登于《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2025年第15期)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