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平均每天的攬收快件量超過5億件。龐大的業務量背后,快遞業發展呈現哪些新趨勢?快遞板塊又有哪些投資機會?
“十四五”期間,我國郵政快遞的規模經濟效應持續放大,成為促消費、擴內需、穩增長的重要支撐。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介紹:“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在2020年是1.1萬億元,到2024年實現了1.7萬億元,年均增長11.3%。其中,快遞的業務量從2020年的830億件左右,增長到2024年的1750億件,年均增長20%左右。中國快遞業務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平均每天的攬收快件量超過5億件。”
在如此龐大的業務量背后,是高效的資源配置。據統計,目前每一秒都有近6000個快遞進入寄遞渠道,通過寄遞網絡在國內外流動。大同證券云南分公司資深投資顧問王博分析,郵政快遞業已經實現從倉儲管理到末端配送的全鏈路智能化升級,而這一轉型的核心在于三方面技術支柱的突破性應用。
王博表示:“第一,AI大模型的優化決策系統,使分揀的準確率提升至99.5%以上,路線規劃效率提升30%;第二是無人技術的規模化落地,無人倉加無人機加無人車三位一體的智能物流解決方案,已從實驗階段走向大規模商用。第三是綠色物流技術產業化,新能源配送車輛占比提升至65%,碳中和包裝材料的普及率達到80%。多式聯運樞紐的整合,推動了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的深度融合。”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副會長徐勇告訴記者,今年以來,AI應用正在快遞業加速落地推廣。
徐勇說:“無人機也好,無人車也好,增速是非常快的。還有一個,目前的自動化分揀設備已經從中型大型特大型的這樣一個分揀中心轉向小型分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當前,收快遞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生活方式。而對快遞業來說,未來還有哪些新的增長點?徐勇表示:“今后的發展趨勢一個是國際化,現在主要在東南亞地區,在‘一帶一路’沿線,未來在一些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潛力。第二是進一步擴大人工智能的應用范圍,無人車無人機應用擴大普及程度。還有一個,冷鏈快遞今后是一個重點發展方向。”
在市場層面,快遞業全鏈路智能化升級將帶來哪些投資機會?王博認為可以重點關注三大核心領域。
王博表示:“第一,智能倉儲與分揀系統,自動化立體倉庫、智能分揀機器人等硬件設備的需求激增,主要城市分揀中心自動化率達到90%以上,但縣域中轉站自動化率仍然不足30%,市場存在巨大的一個升級空間。第二是無人機物流生態系統作為國家郵政局明確支持的創新方向,已進入了規模化商用前夜。第三,物流AI與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正從單點突破向全鏈路優化演進。”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