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由14個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這不僅對重塑我國服務貿易格局具有積極作用,也對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中醫藥服務貿易涉及醫療、教育、科研、產業等多領域,在全球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有利于快速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中醫藥服務產品國際競爭力,擴大中醫藥服務應用范圍,提高中醫藥服務的認可度,進一步促進中醫藥國際傳播和發展。
本報組織系列報道深入采訪相關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如何認識和推動中醫藥服務貿易解疑釋惑,以促進這一工作順利開展。
對中醫藥服務貿易,可能許多人尤其中醫藥行業內人士比較陌生。近日14個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發布后,一些人可能會問,什么是中醫藥服務貿易?為什么要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對于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有什么作用和意義?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一直關注和研究中醫藥服務貿易的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秘書長黃建銀。
重新認識“貿易”一詞
記者:自古以來,我國都是重農輕商,特別是中醫人,更是恥于談“貿易”。您認為應當如何正確認識中醫藥服務貿易?
黃建銀:中國文化自古以來,重農輕商,特別是飽受中醫藥文化熏陶的中醫人,更是不愿意將中醫藥學這樣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和學術精華與貿易關聯在一起,更愿意用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來描述中醫藥的國際貿易活動,恥于談“貿易”。這是可以理解的,是一個認識和理念問題,需要有一個認知過程。
其實,將“貿易”僅僅看作是一種商業行為,是十分片面的。貿易是將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人連接在一起的橋梁和紐帶。世界上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產生、發展與變革,以及新觀念、新技術、新產品的面世,都與貿易相關。人類文明因此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從某種意義上講,貿易打造了今日世界。這就是貿易的真諦。
中醫藥服務貿易不僅是出口中醫藥產品,提供中醫醫療、保健和教育等服務,更重要的是在傳播中華文化、中醫藥理論和醫學知識,輸出一種健康的養生理念、生活方式,倡導以人為本的醫療保健模式,強調平衡而非對抗的生活態度。從某種角度看,中醫藥服務貿易是在打造中國文化軟實力,輸出一種普世價值觀。將會為打造綠色、天然、平衡、和諧與文明的新世界(7.18,0.08,1.13%)做出積極貢獻。
我們還應認識到,中醫藥服務貿易是在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背景下使用的一個概念,是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一種新模式。中醫藥服務包含資本、勞動力和知識技術(即人力資本)等三個基本要素,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非實物形態的商品,具有交換價值。中醫藥服務進入一個國家公共醫療衛生保險體系后,成為一種具有公益性的公共服務產品;在未納入國家公共醫療衛生保險體系時,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非實物形態的經濟產品,需要通過市場交換(貿易)實現其使用價值和價值,而且,中醫藥服務是具有較高價格定位潛力的服務產品。中醫藥服務是否能夠以一個服務部門獨立存在,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是衡量其活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而中醫藥服務能否進行國際服務交易,開展國際交易活動,即中醫藥服務貿易,是評估其國內服務產業基礎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因此,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一種商業買賣行為,認為是以經濟效益為導向,是為了將中醫藥服務發展成為盈利為目的服務產業,而不將其作為文化、學術和醫學科學來傳播與發展。中醫藥服務正是由于我國獨具知識產權,具有學術特色和比較優勢,才成為中國具有競爭優勢的服務產業,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經濟價值,學術發展將是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核心和重點。通過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一方面能夠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播,促進資金、技術和信息的國際流動和交換,推動中醫藥科研與學術的進步,進一步提升中醫藥國際學術地位和形象,提升中醫藥產業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促進中國服務貿易結構調整,有效地拉動中藥產品的出口貿易,帶動就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醫藥服務貿易的六種服務與四種模式
記者:“服務貿易”一詞對于中醫人來說還是嶄新的詞匯,您能講講中醫藥服務貿易都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黃建銀:中醫藥服務貿易是在中國國內的中醫藥服務經濟的基礎上,通過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而發展起來的。中醫藥服務貿易指的是不同國家之間所發生的與中醫藥服務相關的買賣與交易活動。中醫藥服務貿易是新形勢下對于中國傳統醫療保健服務的一種新的表述,是一個新概念、新名詞,在聯合國(微博)《中心產品分類》中沒有明確表述,學術界可以進一步研究。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按產業部門為中心的分類方法,將服務貿易分為12大類142個服務項目,按照聯合國《中心產品分類》方法,與健康相關的服務貿易歸為“健康及社會服務”。健康服務分為三大類,即住院服務、醫療與牙科服務和其他健康服務,中醫藥服務貿易應該歸屬于“其他健康服務”。
由于與中醫藥服務貿易相關活動涵蓋在與中醫藥相關的醫療、保健、教育、科研、文化、產業等領域中,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以產業部門為中心的分類方法,中醫藥服務貿易可以進一步細分為:
中醫藥醫療服務指與中醫藥相關的醫療、保健和護理服務,其他與人類健康相關的中醫藥服務及中醫藥社會服務等。
中醫藥教育服務指與中醫藥相關的學歷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短期培訓,專業水平等級考試及認證認可服務,其他中醫藥教育中的相關服務等。
中醫藥分銷與商務服務指與中醫藥有關的貿易與分銷、物流服務,海外特許和連鎖經營。與中醫藥相關的專業性(含咨詢)服務,中醫藥研究與開發服務及相關科技服務,中醫藥翻譯服務、會展服務、廣告服務、市場調研服務等。
中醫藥為主題的旅游及相關服務(中醫藥醫療旅游服務)指與中醫藥相關的觀光游覽、康復旅游、住宿、藥膳食療餐飲服務等相關其它服務。
中醫藥文化、娛樂及體育服務指與中醫藥文化相關的學術交流、文化出版、期刊雜志、影視音像、文博展覽、武術氣功等中醫傳統健身服務。
其他中醫藥服務指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進步,及對中醫藥的需求而產生的相關上述幾類沒有包括的服務,如中醫遠程會診服務等。
從服務貿易四種提供模式來看,中醫藥服務貿易主要形態如下:
跨境交付指與中醫藥相關的商務服務,通過遠程技術手段實現的跨國中醫藥的遠程教育,遠程診療服務、養生保健國際咨詢和認證服務等。
境外消費指與中醫藥相關的教育服務,如外國居民到中國中醫藥院校,或者其他中醫藥教育機構學習、培訓;與中醫藥主題相關旅游,如到中國進行康復保健休閑旅游和就醫;與中醫藥相關的文化、娛樂及體育服務等。
商業存在指與中醫藥相關的中國境內的醫療、教育、生產、貿易、商務等經濟實體或個人到境外設立相應的經濟實體為該國提供中醫藥服務。
自然人流動中國境內的法人如企業或機構派遣本部人員(設備)、或自然人如中醫藥服務人員到國外從事與中醫藥服務相關的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生產、貿易、文化等服務貿易活動。
中醫藥服務貿易是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戰略選擇
記者:日前發布的《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體現了我國政府對服務貿易特別是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大力支持,為其營造了加快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宏觀環境。您認為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對于中醫藥走向世界有哪些意義與作用?
黃建銀: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我認為有以下五方面的意義與作用:
首先,中醫藥服務是獨具中國傳統知識產權的特色服務,是在傳統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歷經千年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知識服務業。其服務過程中使用的中藥尤其是道地藥材涉及到多學科,是一種特殊的遺傳資源和具有能夠采取較高價格定位的服務化產品,是中醫藥服務貿易的重要要素,因此,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有較強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中醫藥服務還承載和表征著中華文化,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有利于推動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與發展。
其次,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是中國加入WTO后適應新的國際體制與運行規則的需要。WTO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間負責產品與服務市場準入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健康及社會服務”是WTO關注的重要內容,并于1994年達成了《服務貿易總協定》,其目標是推動全球服務經濟的法制化和服務貿易自由化。將國際間的服務交易活動以“服務貿易”來表述和進行對話,并制訂了按產業部門分類的服務產品目錄,以此開展國際雙邊、多邊談判。服務貿易成為國際政府間對話與談判的詞匯和門檻。WTO成員國依據聯合國中心產品分類目錄開展談判,談判成功了就成為服務貿易;談判未成功,該項服務產品就不能進入服務貿易的門檻,不能與成員國開展服務和人員市場準入及相關政策談判。因此,“服務貿易”是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的平臺,我們需要借此平臺來推動中醫藥服務成為中醫藥服務貿易。
第三,中醫藥服務貿易是衡量國內中醫藥服務的基礎和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成效的標桿。中醫藥服務是否能夠以一個服務部門獨立存在,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是衡量其活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而中醫藥服務能否進行國際服務交易,開展國際交易活動,即中醫藥服務貿易,是評估其國內服務產業基礎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第四,有利于打造“中國服務”品牌,促進中醫藥服務業自身發展,提高中醫藥服務國際影響力。
第五,有利于推廣和應用中醫藥國際標準,提升中醫藥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是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戰略選擇,是新形勢下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新模式。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