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際形勢是外需持續疲軟,內需放緩,雙重壓力逼著中國要大力啟動民間投資。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要求,今年固定資產投資要增長16%,也就是說應該投資36萬個億,而中央財政只能拿出4020億,大量的錢要靠地方政府和民間資金,而今年民間投資如果達不到20萬億,中國GDP增長7.5%將很難完成。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4月份,我國固定資產投資75592億元,同比增長20.2%,增速創下2003年以來的最低值。
引人關注的是,民間投資仍保持高速增長勢頭,今年前4個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所占比重達到了62%,同比增速27.3%,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那么,民間投資的春天真來到了嗎?
民間投資必不可少
5月18日至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武漢市就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調研時強調,要把穩定增長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的確,在當前我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受制于發達經濟體恢復程度,自己無法掌控。消費在刺激政策退出后略顯疲軟,且長遠看有賴于收入分配改革的推進。唯有投資的變數比較大,是短時期內“穩增長”的關鍵。
從4月份開始,各省份陸續公布了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數據,民間投資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對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作用更加顯著。
例如,一季度福建省民間投資1127.17億元,同比增長42.5%,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8個百分點;四川省民間投資1945.9億元,增長39.9%,增速快于同期全社會投資15.5個百分點,占全社會投資比重達到52.8%,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76.6%;河南省民間投資1964.85億元,增長30.7%,占全省投資比重為79.6%,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1.7%。
本輪面對歐債危機沖擊中國政府“穩增長”的手段,與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保增長”時最大的差異,在于主角悄然由國企轉變成為了民企。對于這一點,溫總理要求,“要堅決破除阻礙民營企業投資的“玻璃門”和“彈簧門”,凡是法律法規未明令禁入的服務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
民間投資正面臨著比較好的發展環境。從國家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為民間投資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一些行業對民間投資的隱性門檻也在逐漸消失。
鼓勵發展民間投資,有助于增強我國經濟內生增長的動力。現在,4萬億元投資計劃已經結束,在中央層面上,短期內可能不會再出現這樣大規模的投資計劃;而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進行投資的行為受到限制,讓出了一大塊空間,為民間資本提供了填補這些空間的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想要繼續通過投資拉動經濟,就必須讓民間資本發揮更大的作用。
近年來,為了鼓勵民間投資發展,從中央到地方紛紛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2010年5月,國務院出臺了“新36條”,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
以民營經濟“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福建為例,為鼓勵民間投資發展,今年2月份,福建頒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從項目核準權限、土地配套扶持、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實行稅收補貼獎勵、加強用工服務等多個方面對民營企業給予扶持幫助。
為了鼓勵民營企業擴大投資規模,福建省規定,凡是符合規劃和產業政策、符合節約集約用地要求的工業項目合理用地,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予以充分保障。對民營企業利用現有廠區、廠房改造建設的,在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不再增收土地出讓金。在晉江,當地14家融資擔保公司擔保貸款余額突破10億元,民間資金加速流向實體經濟。
民間投資機會涌現
去年,中國民營企業在發展中面臨原材料大幅漲價、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融資難、稅收負擔重、市場準入的“玻璃門”沒有解決、民營企業權益保障沒有很好落實等問題,民間投資積極性受到影響。而今年“新36條”實施細則有望出臺,政府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領域,大量投資機會將會涌現。
比如,今年無錫市為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項目建設,根據市政府《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錫政發[2011]5號),按照“非禁即入、一視同仁”的原則,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市政公用事業、政策性住房、社會事業、文化產業、旅游、金融服務、商貿流通、國企改革、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等領域。第一批由民間資本投融資建設的項目共28個,均為市政府投資項目,包括市級投融資平臺和國有企業投資項目,計劃總投資超過280億元,主要為已建、在建、新建和擬建項目,涉及保障房、文化設施、道橋、環境整治、商務流通、金融、社會事業等領域,民間資本參與形式以直接投資、BT(BOT)和股權(資產)轉讓等方式為主。
而當民營企業家都在翹首盼望“新36條”落實細則的時候,民間資本進入壟斷石油行業已經悄然破冰——破折號國內第一條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石油管道即將在今年開工建設——中國和俄羅斯交接的黑龍江上,一條跨越兩國邊境的石油管道正在醞釀。
與其他跨境的石油管道不同的是,這條石油管道的投資主體不再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國有企業,而是一家地方民企夢蘭星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2月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主持五次座談會時也表示,“推進壟斷行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與此相適應的是要促進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會事業等領域,這不僅能緩解經濟發展的困難,而且能推進整個事業的發展。”在此之后的3月1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其中工作的第七個重點任務就是出臺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新36條”實施細則。溫家寶稱,“新36條”沒有落實,民間資本就會遇到玻璃門、彈簧門,因此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實施細則制訂出來。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民間資本投資的這條跨國石油管道建設破冰。正是由于私營企業的特殊優勢,民間資本進入石油管道項目將是一種全新的探索。據了解,該跨國輸油管道項目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在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建設煉油廠,另一部分是將原油初煉后通過跨境石油管道輸往中國的接收站。該項目總投資為66.5億元,中方投資人夢蘭星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中國本土民營企業。
該工程共鋪設3條管道,管道單線長度63.1公里。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在中俄兩國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97.7億元,稅金136.8億元,安排1100人就業。而由于私營企業相對于國企的不同背景,民間資本進入石油管道項目將是一種全新的探索。
投資禁區呼吁開放
今年以來,國家六部委密集出臺文件,向民間資本敞開大門。
4月13日,交通運輸部出臺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公路水路交通運輸領域的實施意見》,同過去的政策措施相比,此次意見從投資領域、投資重點、投資服務、投資管理四方面進一步鼓勵民資進入該領域。
鐵道部5月18日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相關領域,包括參與鐵路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客貨運輸服務、設備器材設計生產以及相關服務等。
5月25日國資委發布《關于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中積極引入民間投資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14條具體意見,鼓勵民間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
同日,證監會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的《關于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工作要點的通知》,支持民營企業上市和再融資、鼓勵民間資本參股證券期貨經營機構。
5月21日,衛生部下發《關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經營性質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社會資本可以按照經營目的,自主申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同月26日,銀監會官方網站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與其他資本遵守同等條件。
雖然當前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不少,但是從整體來看,這些政策落到實處尚需時日。2010年5月出臺的鼓勵民間投資的新36條,至今已經過去了一兩年,所涉一二十個相關部門,至今沒有出臺具有操作性的實施細則。
經濟主要是投資拉動,出口拉不動,投資呢,中央政府沒錢,地方政府也沒錢,非啟動民間投資不可了。中央有緊迫感了,但是到現在為止壟斷部門并不積極。
另外,盡管民間投資熱情不減,但從產業和行業角度來看,民間資本比較分散,力量相對較弱,因此,對于那些技術、資本要求比較高的行業,民間資本進入的難度比較大。而水、電、煤、氣等與民生聯系緊密的行業,由于投入較高,而價格又受到一定的限制,獲利空間有限,對民間資本缺乏吸引力。
為什么民間投資比重是增加的,但民營企業還是覺得“國進民退”?問題的要害是權力在配置資源還是市場在配置資源?2008年以來,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強化了權力配置資源的趨勢,象礦產資源,金融資源、包括投資的項目都是往國有企業傾斜。
從這個角度講,“國”進 “民”退的現象依然存在,還需要進一步審視和追問。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