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是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歷來都是各級政府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龍年伊始,各地就陸續有多個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刮起了一股“平臺風”。
2012年的第一天,投資近4億元打造的四川省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最大的特點,是電子政務網和電子商務網的融合,這也是國內首個兩網融合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
據悉,該平臺除了及時發布四川省權威物流數據外,還將與鐵路、水運等部門聯動,市民可輕松查閱到航班、鐵路,以及貨輪艙位、集裝箱等信息。
緊隨其后,1月8日,甘肅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也上線運營,要“打造一個區域性物流公共服務平臺”,提高物流信息傳輸效率和質量,簡化物流手續,提高物流效率,縮短貨物流轉周期。該平臺的最終服務目標,是盡快建立物流信息采集、處理和服務的交換共享機制——構建商務、金融、稅務、海關、郵政、檢驗檢疫、交通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門的物流管理與服務公共信息平臺,以及提供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的衍生和增值服務。
1月11日,南通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啟動試運行,旨在加快實現物流信息共享,促進本地物流企業發展。下一步,還力爭依托家紡、生物制藥、船舶制造等支柱產業及重要交通節點,形成綜合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這些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盡管各具特色,但其目標都是 “為了盡快實現各種物流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
促進物流及相關行業有效協同。”毋庸置疑,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的建立,對推動各地物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然而,在看到這股“平臺風” 積極作用的同時,筆者也不免對其長期運營前景感到憂慮。 一直以來,國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陷入了一個 “怪圈”:每年都有大量平臺上線,建設之初聲勢浩大,但很快就會因種種原因被淘汰和遺忘,甚至關閉。
那么,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如何才能長期有效地運營?有專家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合適的贏利與服務模式。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引導、企業參與,解決與物流活動有關的信息采集、信息傳輸和信息共享問題。要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區域級、省級甚至全國級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通過政府宏觀調控,讓制造、物流運輸和商業企業,以及交通、港口、海關、銀行等協同工作,使物流信息能夠真正暢通無阻地流動起來。
同時,要想讓平臺真正被用起來,還要解決物流信息平臺數據的真實性和時效性。物流信息動態變化大,甚至可以說瞬息萬變,過期和無效信息,必然影響用戶的使用,自然也無法順利運營。
此外,平臺的建設,是要滿足物流系統中各環節、各層次的信息和功能需求。這就要求信息平臺不僅要滿足貨主、物流企業等對物流過程的查詢、監控等直接需求,還要滿足他們對來自于政府部門、工商企業等與自身物流過程相關的間接信息需求。
只有有效集成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才能為物流服務提供商、貨主/制造商、交通、銀行及海關、稅務等政府相關部門提供一個統一高效的溝通界面,為客戶提供完整、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作為一項涉及到多行業、多部門的系統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行建起來后應該由誰來負責運營成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需要深思的又一問題。而在這方面,有專家建議,政府搭建的公共平臺應慎入商業領域,不能以贏利為目的,而是定位在 “如何依法行政,如何體現公共服務”。否則,一旦政府平臺運用手中的資金和權利開始尋求贏利,會給正常的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帶來沖擊。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