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報告摘要:
智能家居是目前互聯網巨頭最感興趣的“互聯網+”領域之一,近期國內外巨頭加速布局智能家居的相關催化劑不斷。Google在在上周I/O大會推出了轉為智能家居產品研發的Android系統。蘋果公司在下周的WWDC大會上預計也會推出新的IOS9系統,其中的一大亮點是HomeKit智能家居模塊。智能家居是一個具備巨大想象空間的領域,但產業發展階段仍屬于早期,目前看市場預期其離殺手級應用產品問世的臨界點正越來越近,具備較好的題材性。
本篇報告是廣發智能家居系列開篇報告,后續還將會有行業視角的系列報告,敬請各位投資者關注。
2.智能家居的前景、現狀和瓶頸
智能家居行業空間巨大,我國智能家居行業市場規模有望于2018年達到千億級別。國內智能家居行業尚處發展初期,單品智能化的實現正處快速發展階段,目前用戶規模偏小且產品之間尚未實現聯動。隨著智能家居概念的加速普及,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對其感興趣,但“實用性差”和“價格太貴”是阻礙消費者購買的核心因素。而互聯網巨頭與硬件生產商的互補合作是有效突破當前行業瓶頸的不二選擇。
3.“互聯網+”:突破智能家居的核心瓶頸
我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市場,互聯網規模是美國的兩倍,加之較為薄弱的工業基礎,互聯網在我國將更具顛覆性。而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智能”,互聯網公司在此領域具備天然優勢。在尚處導入期的智能家居行業,硬件生產商的短板在“智能的實現”上,互聯網科技巨頭的短板在“專業硬件生產”上,兩者的互補有助于突破行業發展的核心瓶頸。目前,谷歌、蘋果、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小米等互聯網公司已紛紛加快在此領域的布局與合作。
4.投資邏輯
在智能家居尚處“單品智能化”的行業發展初期,從產品“實用性差”和“價格太貴”兩大核心矛盾出發,我們認為應當首先關注“與互聯網巨頭有合作”且“適用范圍廣”的輕量化硬件生產商,重點公司:北京君正、英唐智控、科大訊飛等。其次關注在智能家居領域加快布局且與互聯網巨頭建立合作關系的制造商,相關公司:TCL集團、美菱電器、德爾家居、青島海爾等。
一、從“未來之家”說起
比爾﹒蓋茨是智能家居的啟蒙者,作為因互聯網起家的全球首富,他在90年代初就開始重視房子的“智能”。“未來之家”是比爾﹒蓋茨為他的智能房子所起的名字,這所房子從1990年開始建造,最初投資超過5000萬美元,花費數年時間為房子鋪設了52英里的電纜,并用原始木材和精密芯片組合建構了一個標準的家庭網絡。
在“未來之家”里,客人進門時要戴上一枚內臵芯片的別針,別針中的內臵電腦能夠隨時顯示客人所處的位臵并記下他們的詳細資料,在智能管家的輔助下房間里的音樂、照明、溫濕度、畫作能夠根據客戶的偏好進行調節,以此實現智能音樂、智能照明和智能溫控等。“未來之家”也能夠實現智能安全防護,一方面住宅門口的微型攝像機能夠在其他人進門前通知主人并聽從主人的指令,另一方面當家中發生意外時,應急系統能夠自動檢測并生成最佳解決方案。比爾﹒蓋茨的“未來之家”為我們打開了智能家居場景的想象空間,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之家”離普通消費者也越來越近。
二、智能家居的前景、現狀和瓶頸
1、智能家居行業空間巨大
二十多年前,科技的客觀條件決定了蓋茨的未來之家只能由其專享,而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當初的限制條件正在不斷被克服,比如“未來之家”中當初48公里長的電纜,現在只需一個WIFI模塊就能輕松替代,普通消費者的智能家居時代逐漸到來。智能家居行業空間巨大,根據千家網發布的《2012-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發展趨勢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2011年我國智能家居銷售額已達110億元,2012年這一數據為150億元,2018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1396億元人民幣。而根據JuniperResearch的預測,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710。
2、智能家居行業尚處發展初期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智能家居行業經歷了概念期、開創期、徘徊期,尚沒有重大突破,在互聯網巨頭加速介入之后,行業正式步入發展初期。從產品形態角度看,智能家居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單品智能化、不同產品之間聯動和系統化實現智能。作為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單品率先實現智能化,而后不同智能單品之間不斷進行聯動并逐漸進化變革,最終每個產品能夠無縫接入,家居產品系統化實現智能。目前我國智能家居行業尚處發展初期,單品智能化的實現正處加速發展。
3、智能家居行業瓶頸: 產品實用性差且價格太貴
隨著互聯網巨頭的加速介入,智能家居概念在消費者中得到快速普及,但行業當前最核心的矛盾在于用戶的有效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根據騰訊發布的《2014年國內智能家居市場發展報告》,在5萬個受訪用戶中,95%以上用戶對智能家居感興趣。但在滿意度上,近90%的消費者認為目前智能家居產品低于預期,甚至40%消費者認為跟預期完全不沾邊。
在消費者最擔心的問題中,“價格太貴””和和“實用性差””占比達到70%,這也進一步說明了智能家居行業尚處發展發展初期,單品智能化的瓶頸都尚未突破。在價格上,不同區間都有大量支持者,3萬以上占比達到25%,這說明消費者對智能家居價格接受程度比較高,但從大部分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價格水平來看,目前“輕量化智能家居”仍占據主流。此外,實用性差是阻礙消費者購買智能家居產品的第二核心因素,這說明智能家居生產商提供的產品無法有效匹配消費者的需求。
因此,智能家居行業要想取得快速發展,必須要突破“實用性差”和“價格太貴”兩大核心瓶頸。但在可行性和優先級上,產品實用性問題的解決在當前階段更可行,因為在目標消費群體對價格不太敏感的智能家居行業,大部分產品價格的大幅下降將基于消費者規模大幅擴大的基礎上,因此現階段提高智能家居產品的滲透率才是最核心的矛盾。
二、“互聯網+ ”:突破智能家居的核心瓶頸
1.智能家居浪潮中大型互聯網公司具備天然優勢
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智能”,對傳統家居產品來說,這是一場變革,而非單純的改進。這一點可以在騰訊家電的消費者調研中得到體現,50%以上的消費者認為大型互聯網公司更有希望勝出,而消費者在選擇智能家居品牌時最關注的是“創意”和“人文關懷”,這些屬性都更契合互聯網公司的文化。從這個角度看,傳統制造商并不因為其產品生產經驗而具備優勢,創意和文化等互聯網元素才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
2、“互聯網+ ”的動力之源
從“互聯網+”的顛覆性上看,50%以上消費者更看好大型互聯網公司有其合理性,“互聯網+”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互聯網行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網民規模已達6.5億。2003年,我國網民數僅為0.79億,網民滲透率為4.6%,到了2014年,我國網民數為6.5億,智能手機用戶為5億,網民滲透率達到48%,11年間我國網民數增長了8倍。大規模的網絡連接和變革力量已經開辟出一個嶄新紀元——“互聯網+”時代。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市場,互聯網規模是美國的兩倍,相較于其他國家,更廣泛的信息設備安裝、更大規模的在線人數和薄弱的工業經濟基礎,使互聯網在中國將更具顛覆性。
互聯網顛覆傳統行業的動力之源主要來自云網端、數據資源和大規模社會化協同三方面。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強勢突破,互聯網、物聯網基礎設施快速滲透,以及智能終端、APP應用異軍突起,云網端已經成為疊加于原有基礎設施之上的新基礎設施。大數據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生產要素,正在從以控制為出發點的IT時代走向以激活生產力為目的的DT數據時代。而包含了共享經濟、網絡協同和眾包合作等方面的大規模、社會化協作也在不斷沖擊傳統的企業邊界、生產組織體系和勞動雇傭關系。
3、硬件商與互聯網巨頭合作:突破智能家居的核心瓶頸
在新技術不斷涌現的時代里,智能家居行業最核心的瓶頸不在技術,而在于市場,如何讓供給與需求快速適應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在尚處導入期的智能家居行業,硬件生產商的短板在“智能的實現”上,互聯網科技巨頭的短板在“專業硬件生產”上,兩者的互補有助于突破行業發展的核心瓶頸.
從硬件生產商的角度,互聯網巨頭利用“云網端”和“大數據”資產能夠為其提供的幫助,一方面體現在“更好的挖掘消費者需求”上,另一方面體現在未來的“產品聯動實現”上。此外,互聯網公司的流量資產也能夠提升智能家居產品銷售環節的效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網購金額在各省社零總額排名中位列第二,僅次于廣東省,規模巨大。在實體零售和網絡零售對比中,網絡零售的交易效率遠高于實體零售。阿里巴巴、騰訊微店和京東等電商平臺的數據和流量資產有助于鎖定智能家居的潛在消費群體,加快推廣速度,提升銷售規模。
而從谷歌、蘋果、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的角度看,與智能硬件和智能系統生產商進行合作能夠彌補智能家居硬件和系統等專業環節的不足,進而有利于快速搶占智能家居平臺市場。因此,一個成熟共贏的智能家居產業鏈應該包含智能硬件、智能系統和智能平臺三大核心要素。而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能力范圍,互聯網巨頭和硬件制造商彼此合作,才能在尚處導入階段的智能家居領域走的更快更穩。
4、案例:谷歌的智能家居生態圈
目前在智能家居生態圈搭建領域,谷歌走在了最前面。回顧總結谷歌在智能家居領域的領域,可以發現在收購Nest之前谷歌的嘗試基本全軍覆沒,直至收購Nest才在智能家居領域奠定領先地位。谷歌作為一家軟件公司,具備運營優勢,但硬件領域是其短板,在收購Nest之前,谷歌推出的Powermeter、GoogleTV、NexusQ和Android@Home產品基本全部失敗,其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受能力范圍所限,谷歌無法做出有吸引力且易于使用的智能硬件產品。
NestLabs由托尼•法德爾創辦,在2014年初被谷歌以32億美元的報價收購,Nest最初的核心產品是溫控器和煙霧報警器等數據監控裝臵,被谷歌收購后同年6月Nest宣布以5.55億美元收購智能攝像頭領域的領軍企業Dropcam,同年10月Nest再次宣布收購生產智能家居硬件中樞控制設備的公司Revolv。目前,通過Nest可以支持的設備包括了Nest煙霧探測器、Dropcam攝像頭、BigAss風扇、Lifx智能燈泡、羅技Harmony遙控器、JawboneUp24運動手環等。從Nest的角度看這次合作,Nest創始人曾在采訪中表示公司產品背后80%的工作都是建設和運營其產品所依賴的基礎設施,而這恰是谷歌所擅長的地方,谷歌不僅積累了海量數據庫而且具備利用這些數據的技能經驗。因此,總結谷歌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探索之路,不難發現硬件、系統和平臺公司互相合作是一條不二法則。
5、其他 IT 巨頭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合作布局
(1)蘋果
蘋果在智能家居上的操作手法與谷歌相反,但最終目的都是一樣——實現軟硬件結合,盡管蘋果在智能家居起步較晚,但基于其在物聯網領域的優勢,極具競爭力。結合蘋果在物聯網領域的平臺優勢,其在戰略上偏向于以軟件帶動硬件。2014年6月,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推出了其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Homekit整合了Siri語音功能,可讓用戶通過iPhone和iPad等設備實現對門鎖、窗簾、照明、恒溫器等家居設備的控制。同時,該平臺對第三方智能家居硬件產品進行MadeforiPhone(MFI)認證,借此提升設備互聯的便捷性,讓用戶的智能家居操作更為簡單。Homekit自身并不生產硬件,但是它向第三方開放應用程序接口(API),第三方硬件產品只要符合MFI認證就可以接入。目前,美的、海爾、飛利浦和霍尼韋爾等制造商已經與蘋果建立合作關系,而首批支持HomeKit平臺的智能家居設備將于2015年6月上市。
(2)阿里巴巴
阿里在智能家居領域的發展戰略也是基于平臺優勢,積極尋求與硬件制造商的合作,進而搭建完整的生態圈。具體來看,阿里憑借自己的銷售渠道、大數據、云計算等核心優勢在智能家居領域推出淘寶眾籌、智能云、百川計劃和天貓電器城四大業務板塊,其中,淘寶眾籌主要是為專注于智能硬件制造的創業企業提供資金,智能云提供技術支持,百川計劃為企業移動應用開發提供平臺支持,天貓電器城則憑借流量優勢提供銷售渠道支持。阿里巴巴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基本涵蓋了孵化、資金、技術、生產、銷售等產研銷環節,并實現了對大中小型硬件公司全覆蓋。目前,海信、科龍、格蘭仕、艾美特、海爾、科沃斯、長帝等100多家企業已加入阿里智能家居生態圈。
(3)騰訊
與阿里類似,騰訊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也是憑借平臺,尋求硬件制造合作者。騰訊最大的優勢在于其擁有的8億QQ活躍用戶、4億微信用戶以及1億應用寶用戶。基于大規模用戶構建的平臺優勢,騰訊推出了QQ物聯平臺,平臺功能定位于軟件連接硬件、硬件連接硬件、硬件連接服務。與阿里巴巴搭建生態圈的戰略類似,騰訊希望將QQ物聯打造成為一個硬件創業扶持基地,從而建立包括資金、設計、研發、銷售、傳播等環節在內的智能家居生態圈。目前,騰訊QQ物聯的首批合作企業有康佳、英特爾、NXP、美國博通、豐唐物聯、康康血壓等諸多國內外知名硬件制造商,產品類別橫跨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能車載、健康設備等領域。
(4)京東
京東在智能家居領域最核心的優勢在其平臺銷售渠道所積累大規模3C用戶基礎,2014年上半年京東在家電網購的市場份額達58%,憑借著平臺所積累的大數據資產,京東在智能硬件的用戶定位顯得更為精準。京東的戰略是基于平臺優勢,通過合作或投資的方式打造智能硬件生態平臺。在智能家居領域,京東與硬件制造商的合作除了提供用戶需求的數據,還包括銷售和融資上的幫助,一方面是通過給予硬件生產商流量補貼來支持硬件產品的銷售,另一方面是京東金融為智能家居硬件生產商提供融資平臺。具體來看,京東在智能家居領域推出了JD+項目、京東超級APP、京東眾籌、智能生活館,對智能硬件廠商分別在技術、金融、銷售、軟件領域進行了覆蓋。目前,京東已經與美的、科大訊飛、Broadlink建立了合作關系,并投資了近10家硬件創業企業。
京東還推出了智能家居平臺——京東微聯,一方面用戶通過微聯App來對各種品牌的智能產品進行遠程控制,以此來實現不同產品之間的聯動,另一方面京東微聯能夠收集個人健康、運動、睡眠等方面的信息,進而提供個性服務。在2015年5月的亞洲消費電子展上,京東展出其與科大訊飛合作的叮咚智能音箱,以及與長虹合作“流云”移動電源。
三、投資邏輯
互聯網巨頭們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加速布局,一方面加快了智能家居概念的普及,另一方面確實彌補了傳統家居生產商在“智造”領域的短板。近期蘋果表示首批支持其HomeKit平臺的智能家居設備將于6月上市,而即將發布的iOS9系統也加入了Home應用以便讓用戶更好的管理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正在從過去的“概念”發展到“落地”并過渡到“逐漸滲透”階段,而爆款單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望快速誕生。在智能家居“單品智能化”的行業發展初期,從產品“實用性差”和“價格太貴”兩大核心瓶頸出發,我們認為應當重點關注“與互聯網巨頭有合作”且且“適用范圍廣”的輕量化硬件生產商。
1、首先關注與互聯網巨頭合作的智能硬件商
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智能”,一個完整高效的智能家居產業鏈包含智能硬件、智能系統和智能平臺三大核心因素。在這場智能家居的變革浪潮中,大型互聯網公司因其自身具備的互聯網基因在家居的“智造”領域具備天然優勢,但智能硬件是其短板。而對在智能家居領域尚未積累經驗的絕大多數硬件生產商來說,在這場變革浪潮中乏善可陳,處于劣勢。硬件生產商如果想要抓住此次智能家居的發展機遇,與互聯網巨頭建立合作,是事半功倍甚至是不二選擇。所以在當前的單品智能化階段,我們看好與互聯網巨頭合作的硬件生產商。
2、其次關注適用范圍廣的輕量化硬件生產商
通過前文論述已知,我國智能家居行業尚處發展初期,在產品形態上尚處單品智能化階段,未來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單品將率先爆發。但是即便是在智能家居單品領域,行業格局也遠未確定,一方面哪類家居產品能夠成為智能家居的主流入口尚不清晰,另一方面哪個品牌能夠勝出也不能確定。基于此,我們看好適用范圍廣的硬件生產商。而價格太貴也是行業發展的一個核心矛盾,在目標消費群體對價格不太敏感的智能家居行業中,大部分企業都不會選擇在產品大規模普及之前大幅降價,換言之,在智能家居達到一定普及規模之前,價格太高都將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因此我們更看好價格較低的輕量化硬件生產商。綜合來說,當前階段我們更看好適用范圍廣且價格。
四、主題組合
在“與互聯網巨頭有合作”且“適用范圍廣的輕量化硬件生產商”兩條主線下,可重點關注:英唐智控、北京君正、科大訊飛。此外,建議關注在智能家居領域加快布局且與互聯網巨頭建立合作關系的硬件企業:TCL集團、美菱電器、德爾家居、青島海爾、美的集團。
1、英唐智控
英唐智控是國內小型生活電器智能控制器領域龍頭企業,主要以數碼娛樂類生活電器智能控制產品的生產及國內銷售為主,兼營家居、廚衛、個人護理小型生活電器智能控制產品的生產和直接出口業務。公司致力小型生活電器的智能化服務,積極布局智能家居領域。
2014年10月,子公司豐唐物聯與騰訊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在物聯網產品與服務方面積極合作。豐唐物聯由英唐智控與較早在美國做智能家居物聯網的AeonLabsLLC于2011年合資設立,公司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專注于物聯網及無線智能家居領域,旗下產品包括智能控制類、智能傳感器類、智能開關類、智能紅外轉換器類等。豐唐物聯與騰訊建立合作之后,一方面能夠借助騰訊的智能家居平臺吸引更多合作伙伴以及拓寬產品的使用場景,另一方面能夠借助騰訊的流量優勢打開市場。
2、北京君正
北京君正是一家致力于在中國研制自主創新CPU技術和產品的公司,其嵌入式CPU芯片技術在國內外領先,公司的產品主要應用于移動便攜設備領域,如便攜消費電子、便攜教育電子、移動互聯網終端設備等市場。公司憑借其在集成電路上的優勢進入可穿戴市場及物聯網市場,相繼發布了智能手表、智能眼鏡及可穿戴平臺、物聯網平臺。智能家居領域,在2015年5月的“芯系物聯智能無限”發布會上,北京君正推出了可廣泛適用于智能家居終端產品的X系列芯片,X系列芯片的特點包含低功耗、高性能和硬件開發簡單等,增強的功能包含智能語音、高品質音頻和數據安全等。此外基于X芯片,公司推出了哈雷平臺,其主要定位是家庭網關,可以廣泛用于智能家電、智能音頻、智能玩具等智能家居產品。目前,公司已經與騰訊、阿里巴巴達成合作,與百度的合作也在商討之中。
3、科大訊飛
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研究,軟件及芯片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的國家級骨干軟件企業,公司的智能語音核心技術目前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科大訊飛憑借著語音識別領域的優勢積極布局智能家居領域,2015年3月公司與京東建立合作關系,雙方通過成立合資公司在智能家居和語音技術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公司主要為京東旗下的智能硬件廠商提供語音技術和服務,產品適用范圍廣泛。在5月份的亞洲消費電子展上,雙方已聯手推出合作的首款產品叮咚智能音箱,這款產品作為智能家居的交互入口,可以讓用戶通過語音控制接入京東微聯的智能產品。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