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大促快遞業旺季來臨大數據、自動化助力“不爆倉”減輕一線人員“背背扛扛”壓力——“雙11”包裹機器人分揀.
馬上又到“買買買”的“雙11”電商購物節,快遞業務也將隨之進入旺季。今天上午,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今年“雙11”期間,快遞業務量將超過10億件。自動化和大數據運用將有望使得今年快遞業平穩度過高峰。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在上午的網絡訪談中表示,“雙11”的跨度是每年的11月11日到16日,今年的業務量將超過10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5%,預計最高日處理量可能突破2.4億件,比去年增長50%,是日常處理量的2.2倍左右。
為了讓大家的快遞包裹“等得不久、收得及時、拆開滿意”,國家郵政局日前召開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工作會議,對旺季工作目標和任務分工進行部署。
“我們對業務量有一個科學預測,10億件也好,峰值2.5億件也好,確實是有科學依據的,按照這個量我們做了充分準備?!眲⒕f。郵政部門已經協調電商企業與快遞企業建立旺季“錯峰發貨、均衡推進”的機制,希望電商根據快遞企業服務能力適度安排發貨,快遞企業根據自身能力合理接收來件,避免發貨過度集中造成爆倉、癱瘓。
《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每年進入下半年,各家快遞物流企業著手“雙11”能力的儲備,今年和往年一樣,運力、人員以及技術手段、核心措施都做了全方位的準備??傮w來講,今年的能力準備還是比較足的。初步統計,今年新建和提升改造的處理中心近100處。處理中心上了一些現代化、自動分揀設備以后,人員減少5到8成,效率極大提升。三大快遞航空公司,自有航空飛機已經超過80架,還有一些大數據的應用,包括末端能力的提升,對于保障“雙11”有足夠的應對手段。
接下來,監管部門、行業管理部門在整個管理、監測監控方面也會運用一些大數據手段,隨時可以觀測和跟蹤全網的運行態勢。
在能力儲備方面,劉君表示,企業在前端推出了大數據派單的技術,可以批量發貨、集運發貨,這樣可以減少作業環節,提高運作效率。業務量幾倍增長,但是人員不可能幾倍增長,通過工藝建造,極大地減輕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一線的分揀人員“背背扛扛”相應減少了一些。同時有些環節也用機器人分揀。
在投送環節,比如說智能投遞箱,平時3%的量可以通過智能投遞箱進行投遞,極大減輕了一線快遞人員的工作壓力。像現代化的投送設備,包括投送平臺,接入第三方能力,占到總量的10%左右,也能夠有效減輕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和作業壓力。
劉君還表示,今年的國際業務量是一個大的賣點。從出口來講壓力比較大,可能受到通關、邊檢等影響,個別區域會出現一些快遞件積壓。此外,按照日常業務量來看,縣域以下快遞增長量高于城市。(來源:《法制晚報》;文/張鑫)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