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倉庫區域進行劃分,要對物料進行定置定位(假設:如下圖)
為何需要庫位
定義庫位是為了我們更好的掌握庫存信息,包括物料的儲存位置、儲存狀態以及如何更好的充分利用倉庫庫存區域,對于后續的新進員工更快的適應倉庫也很有幫助
如何定義庫位
如上圖,我們可以定義庫位分別為:東1-1區,東1-2區依次類推
實施庫位管理需要配合的要素
1,定容定量做前提,公司在定容硬件設施上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優勢,比如我們有專業、很統一的托盤,后續我們需要加強的是根據托盤的承重數據,對每個區域內的物料就堆疊方式、堆疊數量及重量進行統一(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可以制作操作教程,并對一線操作員工進行培訓和強調)
2,統一的托盤因為尺寸相同,對我們區域的劃分很有幫助,我們可以根據托盤實際裝載的空間尺寸來充分劃分倉庫區域,在6S上面可以做到整齊劃一
3,倉管對于庫位的記錄
a,查存卡的記錄,查存卡的記錄包括幾大要素,有進出庫日期,進出庫數量,經手人姓名等等,對于先進先出來說,我們必須記錄物料的進倉日期,后續進行定庫位的話,我們還必須記錄準確的庫位,確保庫位與對應的物料數量、物料入庫時間準確對應
b,倉庫臺帳的記錄。現場定位和物料整理完成后,需將物料以及相對應的庫位、入庫日期記錄在系統或臺帳中(定位或可稱為移庫)。方便日后能通過對系統或臺帳的查找盡快發出入庫日期較早的物料
4,倉庫物料量的穩定性
因企業性質決定,倉庫容量由客戶需求所決定,所以我們不可能計算出最高與最低庫存量,因此“絕對的物料定位”暫時還不能做到,當一個區域不能容納同一物料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鄰近的區域放置,但我們必須做好該庫位的物料品種與數量的記錄,用完整的庫存記錄來彌補庫存周轉的不靈活。 能與客戶溝通確定該客戶一段時間內的庫存量最佳。
操作流程(參照如下平面圖箭頭指向)
1,入庫操作
a,結合上圖,假設日期1月1號物料定義入庫在東1-1區,那在作業時可將物料自北向南、由里向外堆疊,后續1月2號物料可以緊接著堆放,無論來多少物料,我們都應該詳細記錄好此區域來料的日期以及相對應的數量和品項
b,如若此區域物料堆放飽和,我們可以尋找其他區域堆放,但同樣必須做好庫位記錄
2,出庫操作
出庫操作遵循一個原則,也就是先進先出,我們可以根據入庫時的記錄,準確的找出較早日期入庫的物料,也可以根據庫位很快的找到所對應的物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出貨的準確性。同入庫操作一樣,我們在入庫操作存在規律,同樣在出庫操作的時候也便于操作了。
總結:
庫位管理不僅便于先進先出,同時無形中也規劃出了安全通道和存放區域,在安全方面和6S方面也會做出改善。若要實施下去,則要培訓,并不斷的強化員工的思維,使得員工在這方面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