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年即將開始,在大物流中,大家也都在各自作著準備,物聯當下,新的技術與設備,也在各行業中普遍應用起來,一旦試用可行,必將會迎來各行各業新一輪的競相比拼的戰爭。】
縱觀行業間的八仙過海
一、無人重卡科技公司智加科技
最新報道:2020年1月7日-全球領先的無人重卡科技公司智加科技今天公布了一項安全測試項目,該項目將擴大其無人重卡的測試規模,并計劃于2020年底前覆蓋全美所有準許測試的大陸州。項目測試路線包括封閉場景和公眾開放道路,測試過程中會配置安全駕駛員和安全工程師,在必要時進行人工接管。智加科技將嘗試使用全新測試設備及路線試運行,不斷提升其自動駕駛系統處理復雜駕駛場景的能力。
“我們希望打造可適用于不同天氣、地形和駕駛場景的技術解決方案。衡量一輛無人重卡是否成熟的前提,是通過諸多嚴格的安全測試。這也正是我們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將測試項目擴展至全美范圍內所有準許測試的大陸州的原因。”智加科技首席運營官兼聯合創始人Shawn Kerrigan表示。
智加科技已經在包括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堪薩斯州,明尼蘇達州,密蘇里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南達科他州,德克薩斯州,猶他州,西弗吉尼亞州和懷俄明州在內的17個州進行了無人重卡安全測試。在其中部分州,智加科技是首家進行測試的無人重卡科技公司。
“我們很期待智加科技這個冬天在明尼蘇達州的無人重卡測試。在安全性上的技術創新,對于整個交通運輸系統來說都是巨大的進步。” MnDOT互聯自動駕駛汽車中心執行董事Kristin White表示。
“我們設在俄亥俄州的智慧交通生態系統是自動駕駛車輛的主要測試場,擁有先進的設備和基礎設施。俄亥俄州非常歡迎智加科技這樣行業領先的無人重卡科技公司前來測試。”DriveOhio臨時執行董事Patrick Smith表示。
智加科技計劃于2020年在第一季度末確定新的測試州及測試地點,并將在年底前完成整個測試項目。對于智加的自動駕駛系統來說,每個州都各具獨特的場景需要學習,因此在為期一年的項目過程中,智加科技將覆蓋設有長列掛車、雪地、拖拉機、牲畜,更多不同形狀的出口、交叉路口、收費處等多種場景,以及不同的限速及氣候場景。通過該測試項目,智加科技還將開發全新的定量標準,以衡量其自動駕駛系統在商業部署中的成熟度。
二、東風日產
東風日產花都一工廠多了好幾個“無人駕駛車隊”——每個“車隊”由一輛4T無人駕駛牽引車和2節藍色大臺車組成,它們用于廠內物流,行駛在倉庫通往沖壓車間的柏油路上,很是壯觀。這是風神物流有限公司與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第二批戶外無人駕駛牽引車。
對比第一批應用在東風日產大連工廠的戶外無人駕駛牽引車,此次升級對無人牽引車、大臺車、室外導航、防雨等技術進行了系統集成,是國內首例針對側圍部品室外轉運的自動化項目。車體由人工牽引車改造而成,同時具備自動駕駛和人工駕駛兩種模式,慣導和磁導兩種導航功能,整車防雨、防曬,可在室外強光或雨天環境(積水小于8cm)正常行駛。
三、無人機廣泛應用
“上午摘的荔枝,下午就到了買家的桌上,無人機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成本。”海鷹航空通用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主任設計師、高級工程師殷志宏說,無人機將成為解決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的科技產品。
無人機在上世紀最早被應用于空中偵察等軍事用途。到21世紀初,隨著全球衛星定位等新技術的涌現以及成本的降低,民用無人機開始激增。截至2019年6月底,我國注冊的無人機數量高達33.9萬架。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消費類無人機出口數量占全球無人機出口總量的70%左右,達到120多萬架。深圳擁有世界民用小型無人機70%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無人機產品的風向標。深圳還擁有大疆、一電、科比特等300多家無人機企業,年銷售總額超過200億元。
根據工信部2017年發布的《關于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值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無人機產值達到1800億元,年均增速25%以上。
無人機產業迅猛發展的背后,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持續擴大。
“無人機是傳統航空與新興電子及通信技術結合的成果。這個行業主要靠技術驅動。”零度智控副總經理史圣卿表示,近年來集成電路及通信等技術的發展,不僅使傳統的無人機體積、重量大幅減少,而且將傳統航空難以想象的飛行形態變成了現實。
海鷹航空通用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洪忠認為,市場需求也牽引著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無人機能從事一些人類不方便從事的工作。比如人工巡視一座基塔,需要1—2小時,而無人機自主巡視,僅需5—10分鐘,還能夠發現人眼發現不了的隱患,應用場景廣泛。”
目前,無人機已在航拍、農業、植保、快遞運輸、災難救援、測繪、電力巡檢等多個領域應用。在未來的幾年里,無人機還會成為一種更加普遍的勞動工具。史圣卿認為,無人機與各個行業都有融合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助力傳統行業升級上,無人機的優勢格外明顯。
業內人士指出,大疆公司在消費無人機領域的成功,也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他們推出的消費級智能無人機,除了航拍,還可以應用在森林巡防、線路維護、交通疏導、應急救援、體育比賽判罰等多個領域。“大疆的成功刷新了世界對無人機的認識,低廉的價格使消費級無人機快速擴散,讓民眾能用、想用、會用、敢用無人機。”攜恩科技CEO劉洋認為,大疆的成功堅定了從業者進入工業級和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決心。
加強監管,培養人才,完善法律法規,促進行業良性競爭
無人機要飛得更高、更安全,離不開有效監管。近年來,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發布了許多有關無人機的政策文件,相繼在注冊、適航、空域管理、運行管理、飛行執照管理等方面做出規范,為無人機行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無人機讓信息獲取手段從地面提升到天空,在得到海量新增信息的同時降低了地面建設的負擔。目前,無人機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史圣卿表示。
在無人機發展一片繁榮的背后,也存在問題。“無人機涉及行業領域廣泛,技術極為復雜,加上產品的特殊性,人才需求大,研發投入大,但研發成果見效慢,用戶接受慢。有限的投入與無盡的需求,是企業一直面臨的矛盾。”史圣卿說。
無人機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截至2018年底,我國有4049家無人機企業取得經營許可證,民航局頒發了4.3萬本無人機駕駛執照。市場機構數據分析顯示,預測未來5年無人機駕駛員人才需求量近100萬人。
劉洋說:“航空航天本來就是專業性非常高的行業,無人航空還要面對各行業市場的各種需求,專業更加細分。在研制之外,無人航空的繁榮需要大量專業的運營團隊和應用人才。”
無人機行業市場經營也存在亂象。隨著大疆在2013年之后的快速發展,民用無人機成為“資本寵兒”,眾多風險投資及商業資源開始進入民用無人機領域,無人機企業大量涌現。馬洪忠表示,民用無人機尤其是消費級無人機廠家良莠不齊,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無人機行業準入標準不統一,影響了行業的競爭力。
此外,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夠完善。直到2018年《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暫行)》等相關管理條例頒布后,我國無人機在經營許可、處罰辦法等方面才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但在現階段,相關條例從理論到實際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無人機進入民用市場不過10年時間,飛行硬件平臺的研制成功只是第一步,配套法律法規、管控辦法、商業模式以及后期數據處理等都還沒有跟上。”劉洋認為,這些問題制約了無人機行業的規范發展、良性競爭。
無人機有望進入更加智能化和小型化的時代
在5G和人工智能的技術浪潮中,無人機將迎來新的機遇。比如可以更快地實現影像數據的傳輸,進一步擴大無人機的飛行距離和控制范圍等。
“5G的低延時特征將使無人機控制擺脫距離限制,這樣一來,無人機的大規模部署將成為可能。無人機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將使其更加小型化。”史圣卿說,5G和人工智能技術將推動無人機進入更加智能化和小型化的時代。屆時將會催生更多的無人機替代人工、天空替代地面、群體作業替代個體作業的無人機應用。
殷志宏認為,無人機與5G的結合,將加快形成空基互聯網。在消費類無人機的航拍方面,5G技術將提升用戶的體驗感,使得畫面更清晰,數據傳輸更快,控制范圍更廣。
自從無人機逐漸進入普通消費者的視線,經歷了迅速發展的10年。未來,技術的升級、消費群體的擴大、應用領域的拓展,都將為無人機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專家表示,無人機不僅以高科技、低成本的方式實現人們的“飛行夢想”,也以“俯瞰”的視角記錄著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是一個拓展人類認知和活動領域的行業,也是技術前沿行業。建立行業規范,完善相關法律,培育更大市場,無人機行業必將為人們生產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