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為解決傳統倉儲管理中的難點和痛點,上汽通用攜手合肥井松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在煙臺東岳智能倉儲項目中,積極探索機器人在智能倉儲物流中的應用;通過在配送環節采用AGV替代人員操作設備的模式,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
隨著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概念的深化,生產、裝備和物流行業正面臨一次全面升級。作為工業4.0三大核心之一,智慧物流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煙臺東岳智能倉儲項目,是上汽通用物流依托公司智能制造核心戰略而開發的成果之一。該項目貫徹了上汽通用的“雙驅聯動、提效創新”年度工作主題,針對傳統倉儲管理的難點和痛點,探索機器人在智能倉儲物流中的應用,通過加大裝備技術升級力度,提升自動化水平,從而實現了“降本增效”的目標。
背景和需求
傳統的倉儲管理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數據采集靠手工錄入或條碼掃描,工作效率較低;庫內貨位劃分不清晰,堆放混亂不利收斂;實物盤點技術落后,導致常常賬實不符;人為因素影響大,差錯率高,增加額外成本;缺乏流程跟蹤,責任難以界定等等。而且,物料的轉運是物流過程中發生頻率高、耗用時間長、所需費用大的作業活動。
為了有效解決倉儲物流管理中的上述痛點,上汽通用東岳通過將傳統倉儲和智能倉儲對比,決定組建項目攻關團隊,攜手合肥井松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井松”),實施機器替代人的智能物流發展戰略。其主要做法是通過對現場運作流程及基礎數據進行詳細分析,針對不同的物料種類、包裝尺寸、吞吐流量、運作模式等,制定出多套草案,經過不斷評審及完善,最終確定一整套貨架級平庫的方案。關鍵措施是,在配送環節采用AGV替代人員操作設備的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配送質量。
物流系統構成及主要流程
整個倉庫共有貨架956個,每個貨架5層,可以存放料箱34416個,貨物種類與吞吐流量極為龐大。井松為倉庫布置了21臺類Kiva機器人來實現整個倉庫的自動化搬運,通過中央調度系統進行智能分析,合理調配每一臺機器人完成各種物料的進出。
本物流系統集成了多種倉儲優化技術,實現物料的隨機存儲,提升倉庫空間利用率。同時可對歷史運行數據進行分析,挖掘物料之間的聯系,制定相應的入庫策略。系統的智能監控模塊可實時監控每一臺小車的運行狀態,保障小車的穩定運作。
本項目主要工作流程如下:上料點人工通過PDA掃物料一維碼和料架一維碼綁定,點擊入庫,WMS分配貨物,并下發任務給調度,調度下發任務給空閑小車,空閑小車把料架搬運指定位置報完成,WMS更新庫存信息。
項目亮點
該項目最大的特點是AGV視覺紋理導航技術的運用。
上汽通用攜手合肥井松研發出全球領先的視覺紋理導航技術。該自由紋理導航技術,使用工業級攝像機提取出紋理特征參數,經過圖像處理技術處理,從而獲得紋理的定量或定性描述的處理過程,加上自主研發控制算法。該導航傳感器使用靈活,無需外圍增加輔助導航設施,方便安裝與維修;導引可靠、導引糾偏瞬時反應靈敏度高,如因異常引起脫離預設路徑會自動報警,工業級攝像機抗震動、抗干擾、經久耐用、質量可靠。
在分揀區域,共有16個負責搬運的AGV,運行速度為每秒1米。同時,AGV所有的路線都由計算機控制自行選擇,會互相避讓;機器人會自動挪到附近空閑的充電樁上充電——30分鐘充電,可以工作2小時;在出庫區域,空閑小車按照生產指令在對應的貨架找到所需要的物料,并搬運到相應的出庫區,待人工分揀,再把貨架搬運到相應的位置。
實際效果
煙臺東岳智能倉儲中心的落成,是上汽通用物流不斷革新傳統運作模式,積極探索和推進新技術、新模式的一個縮影。該項目提高了場地利用率50%,降低物流儲運成本30%,提高自動化率達90%,便于產品質量追溯。
該項目通過整合自動化物流設備及貫穿多系統的智能管理平臺,實現了智能化物料運輸、管理、搬運、存儲,在汽車行業內物流無人化、智能化運作及管理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