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日的洪澇災情令南方多省人民的生命安全、經濟財產都受到了嚴重損失。據業內預計,除了直接損失外,本次較大范圍的洪澇災害還將在一段時間內對我國農產品市場、交通運輸行業產生明顯影響,不過,專家也提出,隨著災情逐漸好轉,各級政府應該會積極組織開展受災地區農產品補種、替代交通運輸方式加大功率運轉等工作,逐漸降低本次災害對我國經濟的長期影響。
南方千余縣遭受洪災
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多省市接連遭遇強降雨侵襲,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都受到了較大威脅。根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最新公布的信息,截至7月3日,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另據民政部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昨日9時,本次災害造成全國11省(自治區、直轄市)67市(自治州)331個縣(市、區)2333.5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81.6億元。雖然各部門數據統計口徑略有不同,但總體來看,此輪洪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達數百億元規模。
據悉,受災情影響,我國已有多條鐵路運輸線被逼停。其中,京九、京廣部分區段受水害影響,鐵路部門采取區間臨時封鎖或限速運行措施,致使途經以上線路的多趟列車出現不同程度晚點。湖南省境內的滬昆、焦柳、益湛、石長等多條鐵路線路的多趟列車也出現晚點或停運情況。
公開信息顯示,為應對洪澇災害,各地已累計投入搶險人員61萬多人、機械設備3萬多臺班,消耗防汛物資3.3億元;中央財政安排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費11.65億元,支持地方防災減災。而財政部此前公布的消息稱,中央財政已于7月1日緊急下撥中央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5.95億元,用于災區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過渡性生活救助、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和向因災死亡人員家屬發放撫慰金。
短期內農業、物流受創明顯
作為我國水稻、油菜、甘蔗等作物的主產區,洪澇災害持續蔓延,南方農業生產受到直接沖擊尤為明顯。“本次洪澇對于我國農業市場,尤其是南方農業深度影響可能會持續兩個月左右,相關部門應及時根據各地氣候條件找到適合補種的農作物減少農業損失。”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表示,此輪洪澇可能會波及一些糧食、蔬菜生產大縣,尤其水稻的減產會相對明顯,一旦災情持續,將一定程度上導致整體供給縮水,提高對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糧食價格。
此外,由于多條交通干線因洪水受阻,不少人都擔憂南方地區布局密集的電商、物流將遭受嚴重沖擊。而業內人士指出,本次電商和貨倉較集中的華東地區受災較小,物流遭受的沖擊可能并沒有預想中的嚴重。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進一步分析稱,現代物流業的運載方式主要有鐵路、公路、航空等五類,洪澇災害對鐵路、公路運輸造成破壞較明顯,將影響快件按時抵達,并造成物流公司經營成本上升甚至短期虧損,“不過,目前我國三縱五橫的運輸網絡基本成型,物流運輸不再依賴個別干線,航空、水運的替代能力也很強,物流行業可通過自身調節應對災害”。
長期影響將被稀釋
對本次南方地區發生的洪澇災害,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等多位專家均表示,災情對于經濟的影響確實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不過由于我國南方地區基本都具備了應對洪澇災害救援及重建的經驗,擁有相對充足的預警和防范措施,因此,本次災害對我國經濟的長期影響可能相對有限,短期影響的彌補也相對容易,即使出現物價上漲等變化,基本都是暫時性的。
以農業為例,根據昨日民政部公開的最新數據顯示,本次洪澇共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1934.9千公頃,其中絕收295.2千公頃,胡定寰表示,可見,短期內本次災害對我國農業供給的影響還是較為顯著的,但由于我國現階段糧食、蔬菜供給相對充足,而且相對旱災等其他災害,水災的補救難度相對小一些,尤其南方水稻基本都是兩熟以上,而且目前全國糧食供應相對寬松,因此渡過了災害階段后,這一事件對糧食價格的影響將逐漸減弱。
“目前,本輪洪澇災害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屬區域性災害,且仍在發展中,未來的危害尚難預測。”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表示。不過,他也相對樂觀地預計,由于6、7月是蔬菜收獲旺季,全國市場的調配能保證災區迅速渡過難關。因此,災情對農產品市場的長期影響可以有效被稀釋,并盡可能被降到最低。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