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霞
11月13日,第二屆中國快遞物流創新創業大賽在“中國民營快遞之鄉”桐廬舉辦,“三通一達”快遞公司的高管齊聚,與普華資本、鯤騰資本、紅杉資本、老鷹基金、赤子基金、元禾原點等創投機構到場點評。
據本次大賽協辦方良倉加速器介紹,此次創新項目圍繞快遞物流行業的應用場景,涉及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產業供應鏈、衍生新業態等多個領域,參與報名的項目有171個,從中晉級的19個優質項目現場進行了路演。
在當天路演現場,輪番上陣的參賽項目科技含量頗高,例如:杭州宇鏈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芯片+云+區塊鏈”,打造了如智能門鎖、可信監測設備等多個可信硬件產品;矩陣(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以新能源汽車整車設計智造為基礎,深度應用自動駕駛技術,旨在解決快遞小哥城市配送難題的快遞無人車項目。
與此同時,數字化出行能源開放平臺“能鏈”、集裝箱運輸車輛管理系統“集行通”、信息安全平臺“虎符網絡”、陜西交通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大數據平臺等企業展示了最新解決方案。
最熱門的領域集中在無人機與倉儲智能設備中:現場共有四家企業的項目涉及應用于快遞物流的城鄉末端、支線運輸的各類無人機,例如油電混合旋翼無人機、負載20kg級別的電動多旋翼無人機等;大約有六家企業展示了應用于倉儲轉運領域的各種智能物流設備與系統,包括了應用中科院高端國防軍工紅外光電視覺導航定位技術的自動搬運機器人、稱重掃碼一體機、中大型自動叉車等。
在種類繁多的無人機、無人車、自動搬運機器人、車輛運輸管理系統等創新創業項目中,由杭州智物達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可以應用于中小網點的小型化快遞分揀機獲得成長組一等獎。
據智物達創始人介紹,隨著快遞業務量的逐年快速遞增,快遞網點區域小型化已經成為趨勢,面向中小型網點的自動化產品將迎來建設高峰期,快速安裝、快速使用、成本低、效率高,是這個行業的剛性需求,亟待開發。團隊主要成員來自于華為、浙大中控、海康威視等知名企業,致力于為快遞行業提供全新的智能一體化解決方案。
“這種小型的、可以部署在網點級別的分揀設備,是很實在的創業項目,對于我們這樣應用型的企業而言,我們覺得很好。”申通快遞副總裁秦磊現場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在快遞攬收、分揀、干線運輸、派送環節中,在快遞公司總部的轉運中心,自動化分揀設備在過去十年來已經廣泛應用,并帶動了行業整體效率的提升。相對而言,如何進一步提升在快遞網點的包裹處理效率,是當下行業內的關注焦點,然而相關的技術與產品都有待完善。
獲得初創組第一名的浙江中深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創新型移動物流裝備制造商,擅長領域為中大型自動叉車、大型移動機器人平臺、集裝箱裝卸系統、集裝箱搬運系統、全向輪分揀排列系統等。據悉,他們的團隊成員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英威騰、日本TCM等一流業內公司或研究機構,技術覆蓋全面,涵蓋裝備機械設計制造、機器人定位導航、機器人調度、3D視覺識別、運動控制等核心技術。公司成立不滿一年,已取得1500萬元銷售收入。
在大賽成長組的項目中,上海鈦靈頓無人機技術有限公司獲得二等獎,杭州迅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三等獎。在大賽初創組的項目中,杭州虎符網絡有限公司獲得二等獎,合肥哈工創飛智能設備有限公司獲得三等獎。
“在快遞物流行業,所有技術的存在價值就是提高效率,其次是提升安全。”老鷹基金管理合伙人樊優先表示,今年的路演項目比去年更加集中于快遞物流行業的應用,特別是在運輸、分揀及數據化平臺方面特別集中。此次最受歡迎的兩個項目的共同點是這些創業者不只有技術,還有行業背景,所以產品方案更能落地。
現場,圓通速遞副總裁、物流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相峰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從這個比賽中能總結出幾個快遞物流行業的趨勢:一個是無人化,受到人口結構的急劇變化,過去那種簡單勞動力帶來的紅利已經喪失了;第二個是信息數據的廣泛應用,還有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體現。
相峰認為,快遞行業跟其他行業一樣,要發展一定是要講究產品、服務的質量,要提升效率,在快遞物流行業內有“省時、省錢、省工”的說法,拿這“三省”當做衡量標準,就知道什么模式、技術是在這個行業中更有前景。好的創業項目的共同點都是始于發現行業的痛難點,再用科技、商業模式去解決。
“創新到最后成不成功,不僅取決于技術的先進性,更取決于技術跟商業模式的結合,還有能不能真正得到我們(快遞企業),及最終服務的消費者的認可。”相峰說。
作為連續兩年出席比賽的評委,中通快遞副總裁、中通研究院院長金任群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中通快遞對外投資保持一貫地穩健風格,對初創項目直接投資比較少,但會考慮和一些優質的創新創業項目達成業務上的合作。
韻達快遞副總裁周柏根告訴記者,分撥中心的科技含量、對客戶信息含量、快遞末端智能化水平是目前快遞行業發展至今需要去正視解決的。他留意到,很多創新創業團隊出身于大公司,科研水平很高,這些解決方案是有利于解決快遞物流行業痛點的。
在秦磊看來,除了面向當前行業痛點的一些解決方案,另外一種是面向未來的新賽道的一些解決方案。在物流行業的大趨勢無非就是人、車、貨、場的數字化,電子面單、電子圍欄等數字化成果主要出現在車、貨、場領域,但還沒有深入到人的數字化管理領域。
“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潛力的”,秦磊建議,創業者可以關注特定人群的運營效率提升等方面,圍繞康養保險、個人數字化設備等方面展開探索。
桐廬被譽為“中國民營快遞之鄉”,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等國內知名快遞企業的創始人都出身于此。此次由桐廬縣政府主辦的中國快遞物流創新創業大賽,也是當地積極推進“快遞人之鄉”向“快遞產業之鄉”的轉變的舉措之一,此次大賽中獲勝的企業有機會簽約落地在桐廬富春未來城。
據悉,桐廬富春未來城圍繞建設快遞科技小鎮,通過區位、交通、產業、政策和服務優勢疊加,著力打造快遞全產業鏈經濟。截至目前,“三通一達”重大產業項目已全員落子富春未來城快遞科技小鎮,包括中通快運總部、申通國際總部等,計劃總投資126億元。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