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1 日,韻達可轉債正式開啟網上申購。根據此前韻達發布的公告,此次擬募資總額不超過 24.50 億元,將全部用于分揀設備自動化升級項目。3 月 30 日,韻達股價曾跌至 11.44 元 / 股,公司市值 336 億;從巔峰時期的 850 億元,蒸發了近 500 億元。這次募資過后,韻達該何去何從呢?
韻達何至于此?
曾經,韻達一度是消費者眼里的 " 性價比之王 ",靠著低價和對市場的快速占有,敲開了行業大門。市場快速擴張后,韻達在通達系的快遞競爭中一直穩坐第二名的寶座。
但在 2015 年,極兔用一場價格戰攪動了市場,韻達的危機已經來到眼前了。憑借自降利潤收割市場占有率,韻達的業務量劇增。但因為價格戰,單筆收入一降再降,韻達被市場、被自己逼進了死胡同。
2019 年,韻達的快遞業務同比增長 148.3%,但凈利潤卻同比下降了 1.88%。近幾年韻達的利潤增長不大,且快遞單量增長遭遇瓶頸,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而且,過去三年,疫情的沖擊更是讓韻達快遞運營顯得力不從心。
據韻達股份發布的 2022 年業績預告顯示,韻達股份 2022 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3.08 億元 -15.03 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1.44%- 增長 1.75%;韻達股份在業績預告中解釋稱,2022 年以來,石油等大宗能源價格在一段期間內上行明顯,物流暢通和供應鏈穩定受到沖擊,對消費需求和快遞行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行業的價格戰、環保要求、勞動力成本上漲等方面的影響,使得韻達不得不將營收減少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從而影響了其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
韻達還有機會嗎?
2023 年開年以來,有多位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韻達快遞不更新物流信息、快遞到達站點不派送,快遞滯留短則省內 7 天游,長則一個月。此種狀況在全國輪番上演。其實從去年 11 月開始,就有多地的網友反映韻達網點的派送延遲問題。本以為過了年這種現象會有好轉,沒想到全國各處的韻達快遞問題頻出。就算是近日,依舊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投訴說,韻達快遞到了快遞中轉站后,已經有 10 天了,還不見有快遞員配送。
如此形勢下,韻達此次募資恐怕是最后的機會了。但希望也不是沒有,雖然市值縮水和募資的舉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通過募資增強資金實力,韻達公司可以更好地支持業務擴張和技術創新,提升其市場影響力和盈利能力,重塑市場信心。
最后,快遞行業競爭如此激烈,市場蛋糕就這么大,募資結束后,韻達將何去何從?未來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將有怎樣的表現?這些都是市場關注的問題。但作為消費者,我們更希望快遞能提高性價比,留下更好的服務體驗。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