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而言,疫情尚未結束,所以總結對于物流行業的整體影響還為時尚早,但總體而言既有有利方面也有不利方面,既是一次挑戰,也很有可能是一次機遇。
挑戰:
疫情之下,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市場需求下降。無論是消費、投資或外貿都極有可能大幅下降,因此造成的物流訂單量下降是必然的;其次要面對的問題就是作業環境與人員受限。包括隔離、封城、小區管制等措施的施行,讓出行和交通均受影響,即使復工,員工能否到達崗位是一方面、而已經到達崗位的又能夠完成多少作業量無法確定;再者要面對的問題就是資金緊張。大部分物流行業的企業,以中小型民企為主,疫情造成的業務停滯恐怕會使企業難以承受。而疫情后我國經濟與社會將會有那些變化情景也并不明朗,也會影響到企業對于未來的判斷與準備。
機遇:
當前的疫情,讓社會與人民深刻認識到物流的重要性,行業整體的奉獻精神也得到廣泛認可,這將有利于物流行業未來發展環境的向好,也將有利于國家對于物流行業政策制度的重視;包括京東、淘寶等大型電商一些高新技術,例如機器人、AGV的“被迫性”使用,也將有利于未來科學技術更廣泛、更早地應用于物流行業之中,加速提升物流行業整體自動化水平,極大提升作業效率。
構建生態,尋求合作
要重視疫情對客戶的影響,大體分兩類:一類是生態體系破壞不大,可以盡快恢復原來的生產銷售網絡,對于物流的需求主要體現為效率;另一類是生態體系破壞較大,需要重建的,對物流的需求比較復雜,要和客戶共同開拓,重建生態,空間很大,是更值得注意的領域。
目前最為關鍵的還是企業自救。包括戰略調整,企業需要定下多渠道的融資計劃以及更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找回節奏。疫情影響下的物流網絡往往是片狀或局域化的,如何通過技術驅動提升運營效率,率先做的企業或將收益。疫情期間,企業的運轉一方面有著業務場景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有著多方協同下運營成本、運營流暢程度的影響。由于線下場景受制,線上的業務規模或將迎來一個小爆發。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