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政府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水產品以及農副產品的品種和產量的擴大,市場對水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日益提高,冷鏈物流企業迎來了極好的發展機遇期。在這種形勢下,必須思考我國水產品冷鏈發展的不足與改進方向。
一、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壯大的幾個問題
在冷鏈物流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應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幾個問題。
1、冷鏈網絡建設有差距
我國水產品冷鏈構建屬于初步性、片段性、分散性,水產品冷鏈更多的是集團性或者企業獨自性的配置,離區域性、全國性的冷鏈網絡還有比較大的差距。片段分散方式的冷鏈系統,往往使得冷鏈標準無法連貫的執行,全過程冷鏈溫度的記錄無法發揮作用,冷鏈的交接過程比較復雜。應該向美國冷鏈協會那樣,提倡并著手建設全美國的冷鏈中心樞紐。
2、冷鏈標準建設不及時
水產品冷鏈物流在管理上缺乏統一的作業標準,如:裝卸速度、作業流程、檢驗驗貨制度以及運輸、倉儲、配送、銷售各環節低溫對接要求等作業方面缺乏標準,使得中國大部分水產品銷售環境不能控制在冷鏈溫度之下。對各大類水產品的產品溫度、濕度指標及儲存期限,冷鏈標準建設不及時,不能具體提供一個科學統一的推薦范圍。
3、冷鏈配置建設不完整
在一般的菜市場上冷鏈配置建設不完整,水產品物流設備比較落后,冷凍水產品運輸方式采用人力黃魚車還相當普遍,因此,水產品的品質損失比較大。冷鏈體系配置只能依賴于城市化的提高,農村是很難做到的。在運輸過程中還缺乏統一化的包裝配置和物流形態,例如裝有活魚類的運輸桶內3/4裝水,只有1/4才是活魚產品,無疑提高了水產品物流成本。
4、冷鏈增值效應不明顯
冷鏈物流要實施全程溫度控制管理,必須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作為支撐。還要加強水產品保鮮庫、冷藏庫的建設,增加溫控設備。冷鏈物流投入比較大,而水產品屬于低價產品,通過冷鏈物流服務過程的增值效應不明顯,經營水產品冷鏈物流風險較大。
二、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壯大的建議
沒有冷鏈系統,現代水產品物流無從談起,構建冷鏈系統是發展水產品物流的重要內容。
1、建設完善的一體化冷鏈技術系統
基于水產品生產的季節性與消費的全年性、生產的地域性與消費的全局性的矛盾,必須建立從生產到消費者餐桌的一體化冷鏈技術系統。必須對水產品產地養殖、捕撈、運輸及銷售一條龍封閉鏈條的冷處理加工等環節,建立集成冷鏈技術體系,形成水產品預冷加工→冷庫→冷藏車運輸→批發部冷庫→超市冷柜→消費者冰箱的一體化冷鏈系統。
2、建設完善的一站式冷鏈配送網絡
水產品冷鏈配送網絡的關鍵是冷鏈配送的一站式,目前多家間斷的冷鏈配送過程中,實際上冷鏈是不連貫的。
必須積極采用自動化冷庫技術,包括儲藏技術自動化、存儲庫房數據管理系統。冷藏運輸技術從公路冷藏運輸、鐵路冷藏運輸、水路冷藏運輸發展到冷藏集裝箱多式聯運。冷藏運輸將朝著多品種、小批量和標準化、法規化的方向發展,進行一站式“門對門”的服務。
3、建設完善的水產品冷鏈系統標準
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需要各種科學規范的標準,例如水產品冷藏溫度標準、運輸操作標準、包裝材料和規格標準、水產品品質檢驗標準等,節能和注重環保將是冷藏車技術標準發展的主要方向。必須克服冷鏈建設標準滯后的現象,例如在2007年11月1日,上海公布有了第一個的地方標準“食品冷鏈技術與管理規范”(DB31/T388/2007)。國家級標準“冷凍食品的包裝、冷鏈運輸和儲存”正在申報批準中。標準化技術帶來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現代化發展。
4、建設完善的水產品冷鏈經營環境
對水產品安全和質量負責,對委托企業自身商業秘密負責,水產品冷鏈物流企業在“行業自律”基礎上必須規范經營。規范和標準執行的基礎是誠信,規范和標準執行的約束力是法律。水產品冷鏈需要法律保障,開展誠信系統和法律系統的建設,配置完善的水產品物流經營環境。在規范冷鏈經營環境的基礎上,對冷藏車的使用進行定位信息動態監控,跟蹤各種水產品貨物,同時將全國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區的連鎖經營網絡聯結起來,確保冷鏈物流信息快速可靠地傳遞,適應我國水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的日益擴大。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