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看,世界經濟總體延續緩慢復蘇態勢。外需市場有所改善,與外需相關的物流領域有望逐步好轉。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調整加快,對我國制造企業、物流企業搶占國際供應鏈中高端環節提出更高要求。多邊經貿合作趨勢明顯,物流業必將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點領域。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正處于從高速增長階段向中高速增長轉換的關鍵時期,物流成本過高仍然是制約國民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因素。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創新物流模式是推動物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從要素條件看,我國賴以高速增長的成本驅動模式難以持續。能源供求失衡、價格上漲趨勢明顯;農村可轉移剩余勞動力不斷減少,人力成本不斷提高;更加嚴格的土地政策,物流業“用地難、地價貴”問題難以緩解;環境污染形勢嚴峻,資源環境成本不容忽視。總體來看,物流業要素成本全面提高,傳統的成本和價格競爭難以為繼。
面對新的形勢,中國物流業應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尋找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培育產業核心競爭力,全面打造中國物流“升級版”。
一是以聯動融合為突破口,推動產業物流轉型升級。制造業、商貿業和農業等產業物流是物流業發展的需求基礎,物流業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與產業物流聯動融合,整體優化產業物流系統,不僅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物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途徑。物流企業要緊密圍繞產業物流需求,主動融入產業物流供應鏈。通過流程優化、效率提升和模式創新,發揮協同效應,增強一體化服務能力,建立產業聯動新型戰略合作關系,不斷開拓發展的新天地。
二是以配送體系建設為突破口,做大做強民生物流。物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打通物流“微循環”,做好“最后一公里”,更好地開拓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物流市場,注重商貿物流服務創新,滿足更具個性化的服務需求。有關部門應在配送網點建設、配送車輛進城和信息系統配套等方面創造寬松環境。
三是以平臺整合為突破口,完善物流網絡布局。要按照《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等總體布局要求,統籌規劃物流園區等各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對納入規劃的物流基礎設施,要有嚴格的用途管制。既要保障規劃落地,又要避免借物流名義圈占土地。要積極推動多式聯運發展,發揮綜合運輸整體效能。對于現有公路、鐵路、港口等公共性基礎設施和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等專業物流設施,要鼓勵平臺開放、渠道下沉、互聯互通、整合利用。要推動信息平臺和實體平臺融會貫通,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鼓勵各類平臺創新運營模式,提高網絡的滲透力和輻射力。
四是以信息化為突破口,推動物流業創新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移動互聯、智慧物流等新的信息技術,給物流業帶來重大變革和新的挑戰。我們應以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物流企業,加快企業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發揮核心物流企業整合能力,打通物流信息鏈,實現全程透明可視化管理。支持有實際需求、具備可持續發展前景的物流信息平臺發展,推進全社會物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物流信息與公共服務信息的有效對接。鼓勵區域間和行業內的物流平臺信息共享,促進物流信息互聯互通。結合軍事物流和民用物流的優勢和特點,探索物流信息化軍民共建互促機制。
五是以落實現有政策為突破口,進一步營造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當前,物流企業主要的政策訴求依然是:第一,減輕稅費負擔,為物流企業真正“減負”;第二,支持物流用地,促進物流項目“落地”;第三,創造便捷交通環境,緩解“通行難、收費高”;第四,改革投融資體制,解決“融資難、成本高”;第五,簡化審批手續,方便物流企業開設網點,允許集團型企業統一使用資質、統一納稅。
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物流業還面臨著法制建設、誠信體系建設、標準規范、環境保護、社會責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需要加強引導。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