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工業車輛行業來說,2013年雖然處于國內外經濟形勢日益復雜多變的環境,但從全球市場來看卻是一個新的里程碑。根據世界工業車輛聯盟統計數據,2013年全球機動工業車輛訂貨量首次突破100萬臺,銷售量也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最好水平。
通過世界工業車輛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叉車市場總銷售量達到988,781臺,與2012年的943,724臺相比,上升了4.77%;亞洲2013年叉車市場銷售量達到394,054臺,與2012年的363,816臺相比,上升了8.31%。
中國市場經過一年半的調整,2013年扭轉下跌趨勢,實現正增長,國內和出口雙雙刷新歷史最好紀錄,中國連續第四年位列全球第一大工業車輛銷售市場。通過世界工業車輛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叉車市場全年共銷售機動工業車輛243,802臺,與2012年的214,119臺相比,上升了13.86%。中國市場的銷售量占亞洲叉車市場銷售量394,054臺的61.87%,比2012年上升了3.02個百分點,仍列亞洲第一位;占世界叉車市場總銷售量988,781臺的24.66%,比2012年上升了1.97個百分點。
在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中國叉車行業能夠實現超過10%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工業車輛產品的市場需求增加。在國內物流業進一步發展、采用機器代替人工作業的大趨勢下,工業車輛的需求量仍然處于較高水平。
一、2013年機動工業車輛市場情況
根據工業車輛分會2013年采錄匯總報告銷售量數據顯示,機動工業車輛2013年達到328,764臺(該數據含國內市場和出口),與2012年同期的288,662臺相比,增長了13.89%。非機動工業車輛銷售量為1,247,040臺(該數據不含貼牌,含貼牌總銷量為1,381,690臺),與上年同期的1,363,764臺(該數據不含貼牌,含貼牌總銷量為1,564,066臺)相比,下降了8.56%。
1.內燃叉車
2013年中國共銷售內燃平衡重乘駕式叉車(包括空箱叉車、重箱叉車、空箱正面吊、重箱正面吊、側面式叉車等)239,822臺,與上年208,629臺相比,上升了14.95%。其中,柴油叉車224,266臺,其余為汽油叉車(含雙燃料叉車)。
2.電動叉車
2013年,全世界電動叉車總銷售量為534,697臺,與2012年的515,936臺相比,同比上升了3.64%。
中國電動叉車(包括電動平衡重乘駕式叉車和各類電動倉儲叉車)銷售量為88,942臺,與上年的80,033臺相比,上升了11.13%。其中,2013年全國共銷售電動平衡重乘駕式叉車33,339臺,與上年的29,909臺相比,上升了11.47%;電動倉儲叉車(包括電動乘駕式倉儲叉車、電動步行式倉儲叉車等)共銷售55,603臺,與上年的50,124臺相比,上升了10.93%.
中國倉儲叉車市場占全世界倉儲叉車市場的8.05%,比2012年增加了0.56個百分點,仍列第四;占亞洲倉儲叉車市場的42.54%,比2012年增加了3.11個百分點,列第一位。
我國工業車輛出口情況詳見表1、表2,我國工業車輛進口情況見表3。
從以上統計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目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工業車輛行業不會再出現過去那種大的爆發式增長,但仍會處于穩步增長階段,作為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可以堅定信心。
在市場占有率方面,銷量前兩位企業的占比為47%,與2012年基本相同。前五家占比為62%,也與2012年一致。也就是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前五家企業保持了自己的市場地位。再看一下內外資企業的市場情況:總銷量中內資企業占比為84%,外資為16%,內資相比2012年提升兩個百分點。國內市場中內資占比為86.5%,外資占比13.5%,相比2012年同期,內資占比提升2.2個百分點。從車型來看,國內市場內燃叉車占比仍然為77%,倉儲叉車占比為12%,均與2012年相似。
從工業車輛分會的會員情況來看,由于中國市場在全球市場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金融危機前后,內資品牌根據市場需求,主要生產企業加大了生產規模和銷售渠道、服務網絡的建設。而近兩年來,外資品牌同樣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力度,生產能力和服務領域不僅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甚至輻射至整個亞太地區。與此同時,企業間包括內外資之間、內資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收購、重組等動作屢有發生。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市場既是目前世界第一大銷售市場,也將是最活躍的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產企業如何做好產品、在差異化定位中獲得良好的市場地位,成為有價值的企業和合作方,至關重要。
二、2014年國內市場發展趨勢
2014年國內市場的發展趨勢,一方面要把握市場主線,看到中國雖然銷售總量一直在不斷升高,部分用戶看中產品基本功能外的一些高附加值,但滿足基本需求還是目前市場上比較普遍的購買現象,也就是中低端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這種趨勢會隨著經濟發展、地區不平衡差距的逐漸減小而改變,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另一方面,也是全行業要重點關注的2014年的新變化:
1.重點關注未來節能環保型產品的開發和銷售。目前國內環境污染治理形勢嚴峻,全國非道路機動車排放新標準會很快出臺,各地對減少污染物排放會有進一步的舉措,業內企業在未來產品開發和銷售中要有積極的應對舉措。
2.《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實施。從國家監管部門的工作思路來看,未來將在特種設備中強調監管的職能,進一步強化企業對產品的安全責任,加大對不合格產品的處罰力度。除了注重生產環節,今后政府在經營和使用環節也將加大監管力度。該法規實施后,會出臺一系列規范要求,希望企業引起重視。舉個例子,安全法中新增加了缺陷產品的召回制度。類似于汽車行業,叉車企業需要嚴把質量關,低價競爭帶來的隱患如果不能及時地排除,一旦因為某個部件出現問題,被要求召回產品,對生產企業在經濟效益和品牌等方面都會造成重大影響。
出口方面,人民幣升值、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使得中國制造必須在質量、技術、特色和服務上下功夫,形成自己新的優勢力量,努力加強品牌建設,在國際市場新一輪發展和競爭中確定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