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最大的敗因就是過于激進地以資本驅動擴張,尤其是主業之外的無序舉債擴張,它會被另一個慣于資本驅動和跨界擴張,且毫無航空經驗的人拯救嗎?
01
9月12日晚,備受關注的海航集團重整有了最新進展:至今還缺乏公眾知名度的遼寧方大集團,被確認為海航集團航空主業板塊的戰略投資者。
這意味著,遼寧方大已贏得關鍵一局,并將大概率成為海航集團最核心,也是最為市場看好的航空業務主體——海南航空的新主人。
這是一個相當超出市場意料的結果。
海航啟動重組以來,先后傳出多家民營資本將參與其航空業務戰略投資的消息。綜合媒體報道消息,最終有三大資本系參與了報價和角逐。
5月19日,復星旗下的豫園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聯合公司關聯方、航空產業戰略投資者等,共同組建不超過400億元的豫園航空產業合伙企業并投資航空實體企業。
外界普遍推測,豫園瞄準的航空實體企業,就是處于破產重整進程中的海航控股。
豫園之前,背靠均瑤集團的吉祥航空,也發布了類似的公告,擬組建不超過300億元的合伙企業并投資航空實體企業。其瞄準對象,同樣被認為是海航控股。
相比這兩家消息一出,就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方大集團的行動要隱秘得多。它是在2021年6月,于海南成立了注冊資金300億的海南方大航空發展有限公司。
在此三家中,若以資本實力、并購經驗和操盤大規模產業整合的經驗能力而論,復星都是最強的,若以業務協同和航空業務基礎而論,本身就是航空業上市公司的吉祥航空則要高出一籌。
包括與海南的淵源、在海南的投資發展,方大也很遜風騷。
綜合來看,雖然方大也是資本和市場的強者,但三家比起來,它是最缺乏勝出可能性的競爭者。在結果公布之前,市場對另外兩家,尤其復星也更高看一眼。
但現在,復星、均瑤以及它們身后寄予期望的合伙人們,希望成為海航新主人的夢想,大概率將止步于方大這匹黑馬的勝出。
超出意料的消息公開后,有業內人士分析,方大的勝出或許在于報價更高,而海航集團目前最急需解決的是債務問題。簡單說,就是方大愿意出更多錢。復星、均瑤都慫了!
這樣一家黑馬式的企業,憑什么比復星、均瑤更有信心,或者說更為大膽?
02
方大集團的全稱為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
謀方略韜遠,鑄大成基業,是這家企業的核心口號。
打開其官方網站,首屏跳出的就是這10個字。第二屏的核心內容則是——堅持“黨建為魂”的企業文化,遵循“三個有利”的企業價值觀,矢志產業報國,構建一個主業清晰、管理科學、核心競爭力突出、在相關行業具有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國際化大型企業集團。
根據官方網站信息,方大如今已是一家以炭素、鋼鐵、醫藥、商業四大板塊為核心,跨行業、跨地區、多元化、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2019年,集團就實現了銷售收入和總資產“雙千億”,2020年更雙雙超1200億元。2017年至2020年,集團連續四年利潤超百億元、累計上繳稅金約400億元。
目前,方大旗下已擁有方大炭素、方大特鋼、東北制藥、中興商業等總市值約合800億元人民幣的四家上市公司,兩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方大萍鋼、達州鋼鐵,一家大型機械制造企業——北方重工,一家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天津一商,以及多家醫院等多元化業務。
雖然已涉足多個業務領域,累計擁有300多家法人單位,但工業依然是方大最核心的業務,也是其主要的營收和利潤來源。
其中:方大炭素是世界最大炭素聯合企業,也是國內唯一具有生產核級炭素制品資質的企業;方大鋼鐵是綜合競爭力入圍2019鋼鐵企業前十名的唯一民營鋼鐵企業;方大特鋼是中國最大的彈簧扁鋼、汽車板簧和易切削鋼生產基地;北方重工則是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
與卓越的經營業績對應,方大更是一家張揚實業報國精神,強調社會責任的多元化民營企業。其集團官方網站,最核心的內容,也是對這些的強調和突出。
據其官方披露,方大不但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也是全國“抗擊疫情先進民營企業”。2019年5月以來,它已累計投入資金5.5億元,通過產業扶貧方式助力全國脫貧。
2020年,它捐贈了3億元用于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它又捐贈1億元現金和價值1億元的應急救援物資馳援河南防汛救災。
▲來源:方大集團官網
2010年至2020年,方大集團相關福利政策費用支出已超24億元。
另一個鮮明的特色是——方大的實業,基本都是通過資本運作發展起來的。
打開其官方網站“關于我們”之“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的最早歷史就是收購重組,將近20年的歷程里,最為引人矚目,最為頻繁的,也是收購重組。
作為“方大系”實際控制人的方威,雖然刻意保持低調,鮮有在媒體拋頭露面,但在資本市場,也早就有著“資本猛人”的名聲。
且其收購與重組對象,大多為地方國有企業。
03
公開資料顯示,方大集團創始人方威,1973年出生,為遼寧沈陽人。
如今的方威不但是身價數百億的方大集團掌舵者、是各類富豪榜上的常客,同時還兼任多項社會公職,并獲得包括省級勞動獎章、優秀民營企業家在內的眾多榮譽。
方威的第一桶金,以及后來不斷收購的資金來源,一直缺少權威解讀版本。
網上普遍的說法是,他少時的家境并不寬裕,甚至還經常被父親帶著收廢品,中學畢業后到鋼鐵廠做了學徒,學成后,湊錢與父親創辦了一個螺母廠。
在這些零散的信息中,方威開啟企業收購兼并之路,還多少有些陰差陽錯的成分。
典型說法是,早期經營時間,一家鋼鐵廠欠了方家不少貨款,于是用一處鐵礦抵債給方家。但沒出幾年,鐵礦石價格暴漲,陰差陽錯成為了鐵礦礦主的方家,也由此發跡。
這段莫衷一是的經歷之后,方威開始了揮舞資本,大肆收購兼并的擴張之路。
2002年,撫順一家炭素廠陷入經營困境,已有積累的方家收購該廠,將其重組為撫順炭素有限責任公司,由此踏入如今最為核心的業務領域——炭素行業。
收購當年,方家便讓撫順炭素成功扭虧為盈。
2004年-2006年,方家繼續挑戰,并以每年吃下一家的節奏,先后成功重組了成都蓉光、合肥炭素,以及上市公司蘭州海龍等以炭素為核心業務的企業,同時將蘭州海龍更名為方大炭素,也擁有了第一間上市企業。
有了上市公司的平臺與背書后,方威開始把收購與重組目標投向到更具挑戰,也更需實力的領域,并且繼續保持了快節奏的擴張模式。
2009年,重組了中國彈簧扁鋼和汽車板簧生產企業,也是中國500強企業原南昌鋼鐵,后將其更名為江西方大鋼鐵集團,并間接控股了另一家上市公司——南昌長力鋼鐵,然后將其更名為方大特鋼。
2012年,方大再次成功重組了中國建筑用鋼的核心企業之一——江西萍鋼。通過此舉,集團的鋼鐵年產能也達到了1500萬噸的規模,在炭素之外成功再造業務增長極。
2018年、2019年,方大又連續在遼寧本省發起資本動作,先后成為上市公司東北制藥的第一大股東,以及上市公司中興商業的第一大股東。
讓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增加到4家的同時,2019年的方大集團還同時完成了另外兩宗大買賣——在遼寧成為北方重工的第一大股東,在天津拿下天津一商100%股權。
2020年,方大又成了四川達州鋼鐵的第一大股東,集團鋼鐵年產能達2000萬噸以上。
04
縱觀收購做大的歷程,方大的操作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征:低成本介入困境企業,而且大多都是國有企業,是VC、PE類市場化資本并不熱衷的傳統產業。
從如今的發展來看,方大的這些收購都實現了自身與企業的雙贏,同時還為地方經濟再造了增長極,并提升了本土產業的行業競爭力。
如其核心業務炭素產業。目前,方大的炭素制品年產能已達33萬噸,是世界領先的優質炭素制品生產供應基地,同時也通過持續的科技攻關,成為了中國重要的新型長壽高爐炭磚生產基地,以及中國唯一具備民用核級炭素石墨材料生產資質的企業。
2020年12月,方大與寶武集團強強聯合的寶方炭材10萬噸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項目也已正式投產,近一步奠定了它在全球炭素制品領域的地位,生產規模躍居全球之首。
再如鋼鐵業務,方大鋼鐵集團的盈利水平已連續多年位居行業之前。其中,方大特鋼和萍鋼股份2020年的噸鋼材利潤在中鋼協對標企業中分別排名第1位和第5位。
方大如何實現逆轉,甚至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具體經營策略與方法論,也是鮮見于公開信息。少有的信息所強調的核心邏輯包括:方威非常注重將競爭意識和體制注入到被收購企業,而且非常殺伐決斷、賞罰分明,執行力也是相當強悍。
一個例證是,方大的鋼鐵實體每年都會進行內部指標的比拼,業績好的可以共享現金堆成墻的重獎,業績差的則直接免職或回爐再造。而在收購有著“天津第一商”之譽的天津一商時,方大派出的8人團隊,只用56小時就確定戰略投資意向,11天就搞定了一切。
并且贏得對方評價:“時間雖短,但判斷是專業的,操作是穩慎的。”
或許也是這些金剛鉆,鼓舞方大發起了它史上最大的一次挑戰:參與海航重組。并且,不只是集團層面參與,而是讓其控制的多家企業也都參與其中。
信息顯示,注冊資本為300億元人民幣的海南方大,遼寧方大和江西方大鋼鐵各持股30%,方大鋼鐵旗下的萍鋼安源持股16.67%,九江萍鋼持股18.33%,四川達州鋼鐵持股了5%。
被方大垂涎的核心標的海南航空,雖然深陷困境,也的確是一塊肥肉。它不但擁有12張境內、2張境外客運牌照、4張貨運牌照、3家公務機牌照,以及各種航空業的資質牌照,是中國第四大航空集團,同時還長期以創新運營和優質服務在世界航空業享有盛名。
據公開報告,到2020年底,海航共運營668架商用飛機,132架通航飛機,客運航線數量超1500條,航空主業從業人員6.4萬人,其中特業人員超3.8萬人。
但相比方大此前重組的對象,無論是歷史問題的解決,還是業務、財務,尤其經營管理的復雜性和挑戰性,海航都絕對是史無前例,甚至放到全世界也都是極其難啃的硬骨頭。
經過一系列擴張之后的方大,雖然各項業務依然持續向好,但也面臨著從產品與服務到經營管理的挑戰。包括財務上,繼續激進式的擴張,也會給方大造成不確定隱憂。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方大集團總資產總計1505.62億元,負債合計844.51億元,資產負債率已由2020年末的47.88%升至56.09%。而海航集團航空主業*ST海航,同期的資產總計2176.98億元,負債則高達2457.48億元,嚴重資不抵債。
如此對比,即便對習慣了“蛇吞象”的方威來說,步子也是有點大。
若以巨資解決了海航的債務,卻不能讓海航快速回血成為造血機,或者沒有非常強大的后盾,支援海航可以繼續長時間虧損,方大的資金壓力亦是可以想象。
而在全球乃至國內疫情危險并沒有完全解除的環境下,航空業務在相當時間內成為燙手山芋,也不是沒有可能。*ST海航中報即顯示,今年上半年,雖然其營收同比增長56.54%達183.34億元,但其業務經營依然虧損且虧損超過30億。
“資本猛人”方威,即便如愿接手了海航,也需要更大的威力,才能讓沉重的海航重新展翅。更何況,過去20多年的擴張路上,他也并非一帆風順,輝煌背后也有陰影。
方威很少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但其中一次焦點卻是,2014年6月,他被遼寧人大常委罷免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職務。其重塑企業經營與活力,也被一些人另類解讀為:
“通過密切的政商關系和非市場化手段,以低價收購有產權糾紛或瀕臨虧損的國企,對其注資達到相當資產規模后,再注入上市公司,并從中獲得資本溢價,是方大的慣用伎倆。”
而他當時出問題,也被認為與重組南昌鋼鐵有關。
“盲目擴張,對外部的環境判斷失誤,準備不足。”2019年,試圖扭轉局面的海航創始人陳峰,如此總結海航的問題,并預言海航將在當年年底步入正軌,重新開始。
但后來的發展證明,他又繼續判斷失誤,準備不足了。2020年開年,全球航空業一頭撞上了新冠疫情的大災大難,最終也讓陳峰更加無力回天。
海航最大的敗因就是過于激進的以資本驅動擴張,尤其是主業之外的無序舉債擴張,它會被另一個慣于資本驅動和跨界擴張,且毫無航空經驗的人拯救嗎?
啥都經歷過的陳峰,如今是啥心情,他又如何看待方威這個“謀方略韜遠,鑄大成基業”的年輕人?
對吃瓜群眾而言,這些都可以交給時間去回答。但對海航,對方大集團而言,卻必須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方大勝出的消息公布后,今日的*ST海航開盤到收盤一直股價跌停。有分析認為,跌停的關鍵原因,便是市場對方大缺乏信心。
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但風險也是。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